荷叶闲客 作品

门当户对(六)(192)(第2页)

陈志远和李芳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李芳拿起卡,摩挲着:“这么快?你们……压力别太大。”

“爸,妈,放心吧。”陈礼华在一旁接口,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这几年缓过来了,业鹏项目奖金也发了不少。这钱压在您二老手里,我们心里也不踏实,总惦记着是借的养老钱。现在好了,无债一身轻。”

陈志远接过卡,没有推辞,只是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副无形的担子:“好,好。还清了就好。这钱啊,我们给你们存着,将来贴补晴晴和沐阳。”

还清了岳父母的债,王业鹏和陈礼华并未停下脚步。他们看着银行App里那套出租房的贷款余额,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提前结清房贷!

“咬咬牙,把租金和我们攒的钱都投进去,把房贷一次性还清!”王业鹏指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眼神发亮,“省下的利息,够给俩孩子报多少兴趣班了!”

陈礼华深以为然。没有债务的日子,像头顶移开了沉重的乌云,阳光终于能毫无遮挡地洒落下来。当最后一笔提前还款划走,看着那代表着“已结清”的页面提示,两人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长长地、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那套曾经让他们背负巨大压力的小房子,此刻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只属于他们的、纯粹的资产和保障。

经济上的枷锁彻底解除,生活的重心便毫无悬念地转向了两个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宽敞的客厅里,时常上演着“四老一小”甚至“四老两小”同堂的热闹景象。

李芳对沐晴的“早期开发”热情不减,幼儿园放学回来,总要拉着她认几个字、背首古诗,或者听段古典音乐。沐晴有时配合,有时小嘴一撅,跑去玩玩具。张玉芹则更倾向于带着沐晴和刚会走的沐阳在小区花园里疯跑、滑滑梯、挖沙子,信奉“玩得开心身体棒”。陈父陈志远退休后迷上了书法,有时会煞有介事地握着沐晴的小手,在旧报纸上画“横竖撇捺”,美其名曰“艺术熏陶”。王建国话少,但手巧,常默默用木头给孙子孙女做些简单的小玩具,小车、小房子,沐阳特别喜欢。

王业鹏和陈礼华下班回家,常常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沐晴被姥姥按在书桌前认字,小脸皱成一团;沐阳被奶奶抱着在客厅学步,咯咯笑着去抓爷爷刚做好的小木马;姥爷在阳台铺开宣纸挥毫泼墨。吵嚷、欢笑、偶尔的争执(比如李芳嫌张玉芹给沐阳衣服穿少了)……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的喧嚣和生机。

然而,生活的平静总会被意外打破。就在沐晴幼儿园中班那个乍暖还寒的初春,陈志远在晨练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晕目眩,半边身体使不上力,说话也有些含糊不清。送到医院,诊断很快出来:轻度中风(脑梗塞)。好在就医及时,梗塞面积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