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七)(小说)(296)(第3页)
命运的齿轮,在阮雪身上开始了惊人的逆转。
中南材料科技越南分公司在河内挂牌成立。阮雪凭借其无可替代的语言优势、对越南社会文化的深刻理解(远非短期外派人员可比)以及河内大学赋予她的良好素养和沉稳气质,迅速成为分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她奔波于河内的建材市场、建筑工地、政府机构之间,流利的越南语和得体的沟通,为公司敲开了一扇扇紧闭的大门。她精准的市场分析报告,为公司产品本地化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她细致入微的文化背景解读,避免了多次潜在的商务冲突。她的勤奋和专业,赢得了陈总和总部高层的刮目相看。
第一年结束,她的薪资已经远超当初的承诺。她将大部分钱汇回家,王新仁的药费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华民和华英的学费有了充足的保障,家里甚至开始有了一点积蓄。第二年,因业绩突出,她被提升为越南分公司市场部经理。第三年,公司业务在越南突飞猛进,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在年度董事会上,鉴于阮雪不可替代的贡献和巨大的潜力,公司决定授予她分公司少量技术性干股(一种基于岗位贡献而非出资的股权激励),并擢升她为分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市场与本地化战略。
消息传回长沙那个小小的出租屋时,王新仁捧着妻子崭新的名片,看着上面烫金的“副总经理”头衔,久久说不出话,只是用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浑浊的眼里闪烁着泪光。那个曾经在派出所窗口前苦苦哀求、在茶馆里被骗子勒索、在雇主门前被拒之门外、用假名战战兢兢打工的越南女人,如今,她的名字“阮雪”和她那张来自河内的毕业证,成了她在跨国企业安身立命、赢得尊重的真正“身份”。
与此同时,王新仁的身体在阮雪稳定收入的支撑和规律服药下,逐渐好转。虽然不能干重活,但基本的自理和轻体力活动已无大碍。阮雪担心他闲不住,也怕他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便试着向公司后勤部门询问是否有适合的岗位。公司了解了王新仁的情况(老实本分、能吃苦)和他家庭的特殊背景(阮雪作为高管家属),很快便安排他在长沙总部大楼负责指定楼层的保洁工作。工作强度不大,环境干净,收入稳定。每天清晨,王新仁穿上公司发的蓝色保洁服,坐着员工班车来到气派的总部大楼。他一丝不苟地擦拭着光洁的地板、明亮的玻璃,清理着垃圾桶。偶尔,他会在一尘不染的玻璃幕墙倒影里,看到穿着职业套装、步履匆匆与人交谈的妻子从走廊另一端走过。那一刻,他佝偻的腰背会不自觉地挺直一些,脸上露出一种近乎虔诚的、混合着骄傲与满足的平静笑容。他知道,自己依旧在为这个家,尽着一份微小却安稳的力量。
王华民步入了紧张的高三。家庭的阴霾散去,经济的压力骤减,他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中。目标清晰而坚定——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父亲的肾病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他要学医,要亲手拔掉这根刺。无数个深夜,出租屋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华英也升入了福元中学初一,她继承了哥哥的沉静和母亲的坚韧,成绩名列前茅。这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终于在阮雪那令人惊叹的逆袭支撑下,驶入了平稳而充满希望的航道。窗台上,那盆阮雪从越南带回的、叫不出名字的绿色植物,在冬日难得的暖阳下,舒展着生机勃勃的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