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海角上岸(第2页)

“没错!”朱高煦的声音斩钉截铁,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只要你肯干,有力气,这地,开出来多少,就是你的!但光有地不成,还得有章法,不能乱来。”

他扫视着一张张被震惊、疑惑、狂喜等复杂情绪揉捏的面孔,话锋一转,声音沉稳下来:“这地方,我会任命正副两个县令,管着日常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但他们不是土皇帝,不能一手遮天。”他顿了顿,确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你们留下的人,自己选出五十个代表,组成一个‘议事堂’。怎么选?简单!想当代表的,觉得自个儿能替大伙儿说话、办事公道的,自己站出来报名。然后,所有留下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咱们自己人,一人一票,投给你信得过的人!谁得的票多,谁就进这议事堂!”

这话一出,底下彻底安静了,针落可闻。选代表?自己选?还一人一票?这……这跟听天书似的。不少人面面相觑,眼神里全是茫然和难以置信。

朱高煦仿佛没看到他们的反应,继续抛出重磅炸弹:“每年年底,县令要把这一年收了多少税,花了多少钱,干了哪些事,修了几条路,盖了几间房,都得一五一十,清清楚楚地写成册子,拿到议事堂上念给你们的代表听,也得给我抄送一份,让我知道他们有没有偷懒耍滑。”

“议事堂的代表们听完了,就合计合计,这县令干得到底好不好,有没有瞎搞,有没有中饱私囊。然后,你们的代表投票表决,说好,还是不好。要是大多数代表都觉得这县令不中用,干得稀烂,你们议事堂就可以写封联名信给我,把不好的地方一条条列出来。我看完了,要是觉得你们说得在理,这县令确实不行,我就考虑换人!”

“轰”的一声,人群彻底炸开了锅。开垦的土地私有已经够让人晕乎了,现在还能选代表监督官老爷?还能投票决定官老爷的去留?这简直……简直是把天给捅了个窟窿!

“王爷,这……这……俺没听错吧?俺们……俺们老百姓,还能管官老爷?”一个嗓门洪亮,脖子粗壮的汉子结结巴巴地问道,脸上肌肉都在抽搐,显然被这巨大的信息量冲击得不轻。他旁边的几个人也连连点头,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朱高煦,生怕他下一秒就说“刚才跟你们开玩笑呢”。

“王爷,这法子……闻所未闻啊!万一……万一选出来的人瞎胡闹咋办?”一个穿着相对体面,像是识些字的老成之人忧心忡忡地问道,眉头拧成了疙瘩。

朱高煦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但这笑容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怎么不成?规矩是我朱高煦定的,在这片新土地上,我说了就算!咱们跑到这万里之外的新地方,就是要立新规矩,过新日子!当然,”他笑容一敛,眼神变得锐利,“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有人仗着自己被选上了,就胡作非为,拉帮结派;或者县令跟议事堂的人勾结起来,合伙糊弄我,糊弄大伙儿,也别怪我到时候翻脸不认人,这刀,可还快得很!”

他拍了拍腰间的佩刀,发出清脆的声响。底下瞬间安静了不少,那点刚刚升起的疑虑和担忧,被这冰冷的金属撞击声驱散了大半。是啊,规矩是王爷定的,王爷手里有刀,谁敢乱来?

短暂的喧哗和议论之后,人群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烈响应。对土地归属的渴望,对新生活的憧憬,以及这种从未体验过的、能“自己说了算”的参与感,像干柴遇到了烈火,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管他什么闻所未闻,王爷说能成,那就一定能成!王爷让咱们自己选人监督官府,这是天大的信任!这日子,有奔头!

“俺报名!俺要种桑树!俺家几代都是干这个的!”

“俺!俺也要报名!俺有力气,不怕开荒!”

“选代表?俺觉得隔壁老王头就不错,说话公道!”

“放屁!老王头就知道和稀泥!得选李大胆那样的,敢说话!”

报名处很快排起了长龙,负责登记的书吏忙得满头大汗。有人为抢到那五百个种桑养蚕的优先名额而兴奋得手舞足蹈,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蚕茧和油亮的桑叶。更多的人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讨论着该去哪里圈一块向阳背风、靠近水源的好地,唾沫横飞地规划着未来的家园,仿佛那百万亩良田已经在向他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