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飓风(第2页)

“传令!”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所有定居点,即刻启动防风措施!房屋门窗用沙袋、木板封死,地势低洼处的人家,立刻向高处避难所转移!天京卫码头,所有船只即刻回港!若有船只延误,主事者提头来见!”

命令如疾风般传遍新京定居点。那些先前对殿下反复强调加固房屋、疏通沟渠还颇有微词的移民,此刻再不敢有半分怠慢。老张,一个从福建沿海过来的老船工,一边指挥儿子们用木桩加固迎风的墙壁,一边嘟囔:“殿下真是神了,这风势,跟咱们那儿发大水前一模一样!快,那边的沙袋再垒高点!”

定居点内,人们在管事和老兵的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行动起来。木板敲击声、吆喝声、雨点砸落声混成一片。

风势在接下来两天内急剧增强,从呼啸变成了咆哮。雨水如同从天上倾倒一般,密集得让人睁不开眼。整个新京仿佛被抛入了一个巨大滚筒,天旋地转。

寻常的木板房在狂风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门窗被吹得砰砰作响。许多人家里,积水很快没过了脚踝,一家老小轮流上阵,用木盆、瓦罐,甚至帽子,一刻不停地将倒灌进来的雨水舀出去。

“孩子他娘,顶住!再漏水,咱们就得上房梁了!”一个汉子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对屋内喊道,他正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抵住快要被吹开的木门。

一些地势较低或房屋本就不甚牢固的家庭,早已在亲卫队的协助下,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或是几户人家合力在背风山坡挖出的简易土洞里。洞内阴暗潮湿,挤满了人,空气混浊,但至少暂时隔绝了外面毁天灭地的风雨声。

“都抓紧了!别被风吹跑了!”一名亲卫队百户长,腰间系着粗麻绳,带着几个士兵,顶着狂风暴雨在临时搭建的窝棚区巡查。风雨中,他们的呼喊声显得格外微弱。

“殿下有令,任何时候不得放弃任何一个子民!”百户长嘶吼着,带头冲向一间已经开始倾斜的茅草屋,里面还传来隐约的哭喊声。

朱高煦站在府邸二楼的窗边,身后的油灯被风吹得摇曳不定。他几乎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不断有浑身湿透的传令兵冲进来报告各处情况。

“殿下,天京卫回报,所有船只均已按您的吩咐入港避风,船锚加固,目前尚无大碍!”

“报!城南张家村有几处房屋被淹,村民已全部转移至高处洞穴,有两人受了伤,医官已在救治!”

“报!亲卫队在河边救起三个试图降低农田损失被困的农户!”

听着一条条汇报,朱高煦紧绷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这场飓风,不仅是对他新建立的定居点的物理摧残,更是对他统治能力和民心凝聚力的一次大考。

“告诉所有巡查队,注意安全,但决不可松懈!尤其是老弱妇孺,务必优先救助!”朱高煦沉声道,“另外,传令下去,风雨稍歇,立刻组织人手抢修加固不牢固的房屋,防止坍塌!”

一名年轻的亲卫浑身泥水地冲进来,带着哭腔:“殿下,王……王屠户家的小儿子,刚才被倒塌的墙……压住了腿,我们……我们挖出来了,但……但流了好多血……”

朱高煦瞳孔一缩,猛地转身:“医官呢?立刻让最好的医官过去!不惜一切代价,救人!”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这场风灾,伤亡在所难免,他能做的,就是将损失降到最低。他看着窗外那片昏天黑地,心中却在盘算着风灾过后的重建、防疫,以及如何安抚民心。这片新大陆,从不吝啬它的考验。

.........

风雨终于有了收敛的迹象。两天后,当第一缕苍白无力的阳光艰难地撕开厚重云层,稀疏地洒在新京定居点时,憋闷已久的人们陆续从避难所和自家屋里探出头来。

朱高煦一夜未眠,此刻正站在府邸门外,雨水顺着他斗笠的边缘滴落。他看着满目疮痍却并未彻底垮掉的定居点,眼神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