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飓风(第3页)

“殿下,各处房屋皆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咱们重点加固的民居和仓库都有点小伤但是都很稳定。人员有十几人受了轻伤,都是救助时或者不慎滑倒的,没有重伤和亡故的。”一名浑身泥浆的管事快步上前,声音沙哑地禀报,脸上带着忙碌后的疲惫,但眉宇间却有一丝庆幸。

朱高煦点了点头:“伤员让医官好生照料。告诉大伙儿,先清理道路,把倒伏的树木移开,再检查田地,能补救的尽快补救。”

积水尚未完全退去,到处是断裂的树枝和被风刮落的杂物。一些汉子已经自发地扛着工具出来,互相招呼着,开始清理。

“老李,你家那墙咋样?顶住了没?”

“嗨,别提了!多亏殿下让咱们提前用石头压了房顶,又用木头顶了墙,不然我家那几间破屋早塌了!就这,后墙也裂了条大缝,回头得好好修修。”一个汉子比划着,心有余悸。

另一个声音接口道:“可不是嘛!前些日子殿下让咱们加固房屋,我还寻思着是不是太小心了,这青天白日的。嘿,现在想来,咱这脑子真不如殿下想得远!这风,比我当年在福建老家遇到的台风还吓人!”

“谁说不是呢!这新大陆的脾气,真跟咱们东南沿海一个德行,说翻脸就翻脸。以后殿下说啥,咱听着照做准没错!”

几个原先有些怨言,觉得朱高煦小题大做的移民,此刻脸上写满了后怕和信服。他们看向府邸方向的眼神,也多了几分由衷的敬畏。

田地里,一些农户正小心翼翼地扶起被风雨打倒的小米或小麦杆。虽然不少作物受损,但因为之前朱高煦强调过深挖排水沟,大部分田地的积水正通过沟渠缓慢排出,损失比预想的要小一些。

老张带着他几个儿子,正忙着给一片小麦田排水。“爹,这回可多亏了殿下让咱们挖的这些深沟,不然这片地非得全淹了不可。”他二儿子一边奋力挥动着临时做的木制水车,一边说道。

老张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叹了口气:“殿下是见过大风浪的人,他让做的事,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在这新地方过活,就得听殿下的。行了,别歇着,赶紧把水排出去,兴许还能保住些收成。”

朱高煦巡视到一处正在修补屋顶的人家,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孩子,看到他过来,连忙要行礼。朱高煦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问那家的男人:“损失大不大?人手够不够?”

那汉子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回殿下,屋顶被掀了几片瓦,墙角有点漏水,不算大碍。邻里乡亲都过来帮忙,人手够!”他指了指旁边几个正在忙活的汉子,“殿下放心,用不了两天就能修好!就是苦了殿下,为咱们操碎了心。”

朱高煦道:“都是自家人,应该的。风雨过去了,日子还得过。粮食和物资方面,府库会尽快调拨,保证大家能渡过难关。”

他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心中暗道,这场飓风虽然造成了损失,但也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更加团结,也让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威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这位汉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

“传令下去,”朱高煦对身边的亲卫道,“各定居点统计受灾情况后,统一上报。另外,让工匠营抓紧时间,多备些瓦片、木料,组织人手帮着大伙儿尽快修复房屋。这次风灾,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以后定居点的房屋建造标准,得再提高些,尤其是防风抗涝方面。”

有了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新明帝国的子民们对这片新大陆的夏秋季节有了和大明东南沿海一样的印象,以后建的房屋肯定会多注意防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