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大宋换新天(第3页)
汴梁城西,天工院深苑。
地动山摇般的轰鸣被厚实的青砖墙壁与隔音棉层层削弱,化作低沉的、持续不断的闷吼。
巨大的飞轮在精钢轴承的支撑下疯狂旋转!
粗若儿臂的蒸汽管道如同虬龙盘绕,将灼热的白汽喷入冷凝池,发出嘶嘶巨响!
一台足有两层楼高、由无数黄铜管与铸铁构件拼接而成的庞然巨物——“泰山型”固定式蒸汽机,正以无可匹敌的力量,驱动着连接其上的巨型锻锤,将一块烧红的百炼钢锭,如同揉捏面团般反复锻打!
火星如瀑!
更深处一间布满格栅的试验场中,一个形制古怪、由轻质木架与涂满桐油的坚韧丝绸拼合的巨大气囊,正被下方一个嘶嘶喷吐着炽热蒸汽的小型锅炉缓缓充胀!
气囊下方悬挂的藤篮内,几名匠户学徒脸色发白,死死抓住篮筐边缘。
天工院大匠染墨(陈太初心腹)立于场边,目光狂热地盯着压力表,嘶声下令:“加气压!三成!稳住!稳住!”
靖康六年,元月初一,夜。
汴梁城淹没在一片光的海洋与声的狂潮之中!
朱雀门、宣德楼、州桥夜市…无数巨大的“金龙吐珠”、“火树银花”式新法烟花,拖着长长的、尖锐的厉啸冲上云霄!
在漆黑的夜幕中轰然炸裂!
刹那间,千树万树火莲绽放!
赤红、靛蓝、金黄、银白的璀璨光雨倾泻而下,将整座城池映照得如同琉璃仙境!
爆竹声早已连成一片撼动地脉的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却再无半分战场的血腥,只剩下纯粹的、属于太平盛世的炽烈欢腾!
秦王府,枕霞园。
陈太初独立于望月亭中,玄色貂裘裹着依旧挺拔的身躯。
亭外,赵明玉与柳氏、韩氏两位妾室皆裹着厚厚的貂裘,由侍女搀扶着,仰头望着漫天华彩,不时发出低低的惊叹。
稍远处,新辟的“紫竹轩”廊下,陈紫玉裹着雪白的狐裘,小小的身子几乎陷在宽大的藤椅里。
她依旧苍白瘦弱,但那双湛蓝的眸子,此刻却映满了天上流泻的光瀑,第一次,清晰地倒映出璀璨的生机。
她微微张开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伸出冰凉的小手,怯生生地、小心翼翼地,接住一片飘落的、尚未燃尽的烟花纸屑。
陈太初的目光掠过妻妾,最终落在紫玉身上,冷峻的眉宇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
他收回目光,望向皇城方向。
那里,更盛大的宫廷烟火即将点燃。
而他的视线,却仿佛穿透了这满城喧嚣,投向枢密院白虎堂内那幅巨大的《寰宇坤舆图》,投向更北方那片冰封的海域,投向西方辽阔的草原,投向南方未知的深海…
“父…父…”一声细微的、带着试探与不确定的呼唤,如同幼鸟初啼,微弱却清晰地穿透了爆竹的轰鸣,传入陈太初耳中。
他猛地转身!
廊下,陈紫玉不知何时已扶着廊柱站起,小小的手紧紧攥着那片烟花纸屑,仰着小脸,湛蓝的眸子在漫天火树银花的映照下,亮得惊人。
她看着陈太初,又极小声地、带着某种孤注一掷的勇气,重复了一遍:“爹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漫天华彩成为无声的背景。
陈太初胸腔中那股沉寂了半生的、属于父亲的血脉,如同地火奔涌,轰然冲垮了所有堤防!
他大步向前,玄色貂裘在流光中划开一道深沉的弧线,俯身,用尽毕生的小心翼翼,将那个轻如羽毛、却重逾千钧的小小身躯,紧紧拥入怀中!
“哎!”一声沉沉的、带着无尽酸楚与滚烫暖意的回应,淹没在汴梁城辞旧迎新的、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里。
新年的钟声,恰在此时,响彻云霄。靖康六年,在这硝烟与星光交织的夜晚,轰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