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235章 荣归(第2页)

“万岁!万岁!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声浪直冲云霄!

赵桓深吸一口气,强抑澎湃心潮,竟在万众瞩目之下,缓步走下城楼!

御前侍卫慌忙簇拥!他径直走到岳飞身前,伸出双手,竟亲自为这位浑身浴血的征西大将军…解下那件沾满风尘与硝烟的紫金狻猊战袍!

“鹏举!”

赵桓声音带着刻意拔高的、饱含深情的激越,“此袍染尽贺兰风霜,浸透将士血汗!朕…今日亲手为卿解下!赐卿…卸甲荣归!此袍,当悬于太庙!昭示卿…不世之功!”

他动作略显笨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重。

解袍!

朕与将军解战袍!

这是帝王对武臣最高的礼遇!

是比丹书铁券更直白的恩宠信号!

城下万民瞬间沸腾!

欢呼声浪几乎掀翻城楼!

无数道目光聚焦于这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话”之上!

唯有陈太初,立于百官之首,玄色蟒袍在秋风中纹丝不动。

他目光平静地掠过赵桓那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手,掠过岳飞低垂的眼帘下那深藏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最终…落在那囚车中李乾顺浑浊绝望的眼眸上。

那眼神里,没有刻骨的仇恨,只有一种近乎悲悯的漠然。

贺兰山下,党项羌民…亦是华夏苗裔。此等献俘夸功,于他这后世魂灵而言,不过是历史轮回中又一次无谓的血腥轮回。

他微微侧目,囚车中一名被俘的西夏老臣,正死死盯着他,枯槁的嘴唇无声开合,看口型…分明是“奸相!国贼!你不得好死!”

陈太初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漠然移开视线。

骂名?他背得还少么?

赵桓解袍完毕,目光似无意间扫过陈太初,那眼神深处,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试探与深意的微光一闪即逝。

仿佛在说:秦王,这贺兰血债的“功劳簿”…朕亲自来写!

这万民称颂的仁德…朕亲自来受!

至于那些阴暗角落里的骂名与血污…自然有你这柄染血的刀…来扛!

酉时三刻,秦王府。

暮色四合,府邸深处的“听涛轩”却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一辆形制奇特、通体以紫檀木打造、轮毂包裹着厚实熟牛筋减震“轮胎”的四轮马车,静静停在轩前。

此乃陈太初亲自绘图、天工院巧匠所制的“紫电”座驾,内设弹簧软榻,行驶平稳迅捷,远胜颠簸的轿辇。

轩内,烛火柔和。

陈太初褪去厚重的朝服蟒袍,只着一身素青常服,斜倚在铺着雪白熊皮的软榻上。

眉宇间那层朝堂之上的冰霜,此刻已悄然融化,只剩下深沉的疲惫。

一只冰凉柔软的小手,轻轻覆在他微蹙的眉间。

“阿爹…不气…”阿囡跪坐在榻边矮墩上,仰着小脸。

她已换下初见时的褴褛,一身鹅黄杭绸小袄衬得小脸莹白如玉,只是那双海蓝宝石般的眸子里,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怯意与依赖。

她努力组织着生涩的汉话:“那些…坏人…骂阿爹…坏!”她小脸绷紧,努力表达着愤怒,“阿爹…好人!最好…最好的人!”

陈太初胸中那股淤积的郁气,被这稚嫩却无比认真的话语瞬间冲散。

他反手握住阿囡微凉的小手,声音低沉而温柔:“紫玉不怕。那些人…骂的是大宋的枢相,不是你的阿爹。”

他指尖拂过女孩柔软的金发,“紫玉好好的,开开心心的长大…你阿妈在天上看着…也会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