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世界果然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北京城内有十万大军,城外有一个骑兵营,两个大车营,四个小车营,分守各门。晓税Cms 首发其中城北驻军最重,西北德胜门驻扎着六千骑兵营,东北安定门则是孙传庭统领的六千人车营。北京城的护城河距离城墙三四十米,城外大营背水
朱由检放下密报,目光沉静,却隐隐透出一丝杀机。他缓缓起身,走到御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旨,交予骆养性。
“将此旨交予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命他即刻行动,务必在蒙古使者返回之前,将皇太极派来的密使一网打尽。”朱由检低声吩咐。
“是,陛下。”骆养性接过密旨,转身离去。
朱由检站在殿中,望着殿外夜色,心中思绪翻涌。皇太极果然不愧为一代枭雄,虽遭重创,却仍未放弃南侵之念。他此次联络蒙古诸部,显然是想绕开明军防线,从侧翼直扑京畿,意图一击致命。
“朕不会给你这个机会。”朱由检喃喃自语,眼中寒光闪烁。
翌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
朱由检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只见张辅之、杨嗣昌、温体仁等人皆神色凝重,显然已得知辽东战事与蒙古动向。
“诸位爱卿,辽东战事虽已告一段落,但建奴并未真正退去。皇太极暗中联络蒙古诸部,意图联合南侵。朕意已决,必须早作防备。”朱由检开口,语气沉稳有力。
张辅之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蒙古诸部向来反复无常,若被建奴拉拢,对我大明而言,将是极大威胁。臣以为,应立即遣使前往蒙古各部,以重金厚礼安抚,分化其内部,使其无法一致对外。”
“不可。”杨嗣昌却摇头,“遣使安抚,虽可暂缓一时,却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若建奴开出更高条件,蒙古诸部仍可能倒戈。臣以为,应先发制人,派出密探,联络蒙古内部反对建奴的势力,暗中策反,使其内乱不止,无暇南顾。”
“杨大人所言有理。”温体仁缓缓开口,“但若贸然策反,恐激怒建奴,提前引发战事。依臣之见,应双管齐下,一面遣使安抚,一面暗中策反,以稳为主。”
朱由检听罢,沉吟片刻,最终缓缓点头:“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朕意已决,即刻遣使前往喀喇沁、科尔沁等部,以金银珠宝、丝绸茶叶为饵,稳住其心。同时,命锦衣卫与兵部联合行动,派出密探,联络蒙古内部反对建奴的部落,暗中策反,分化其势。”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应命。
朱由检目光一转,落在孙承宗身上:“孙爱卿,你即刻前往兵部,协助陈新甲整军备战,务必在三月之内,完成京营整顿,确保京畿安全。,6?1+看+书?网′ \首!发,”
“臣遵旨。”孙承宗拱手应命。
朝会散去,朱由检独留乾清宫,召见骆养性。
“吴孟明那边可有消息?”朱由检低声问道。
“回陛下,吴孟明已率锦衣卫精锐潜入蒙古使者下榻之地,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网打尽。”骆养性恭敬答道。
朱由检微微颔首:“很好。此事必须做得干净利落,不可留下任何痕迹。若让建奴察觉,反倒打草惊蛇。”
“是,陛下。”骆养性躬身应命。
朱由检望向窗外,心中却并未轻松。他知道,这一场暗战,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京中传来消息??蒙古使者在回程途中遭遇不明刺客,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朱由检得知消息后,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皇太极,你想借蒙古之力,绕开我军防线?可惜,朕不会给你这个机会。”
与此同时,蒙古草原。
喀喇沁部首领巴图尔接到建奴使者被杀的消息后,脸色大变。
“建奴的使者竟然在途中被杀,此事蹊跷!”巴图尔皱眉道。
“大汗,此事极有可能是大明所为。”一名谋士低声说道,“大明皇帝朱由检素来多谋,此次辽东一战,他以卢象升、孙承宗二人牵制建奴主力,又以姜?截断粮道,可谓步步为营。如今建奴使者被杀,极有可能是大明故意为之,以断绝我部与建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