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不了约 作品

第167章 世界果然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第2页)

“若真是如此,那大明皇帝倒真是深不可测。”巴图尔沉吟片刻,随即下令,“立刻派出密探,前往大明边境,打探真实情况。若大明真有意与我部交好,那我们便不必再冒险与建奴合作。”

与此同时,科尔沁部亦收到消息,首领奥巴亦陷入沉思。

“建奴此次南侵,本就胜算不大。若大明皇帝真有意拉拢我部,那我们何必冒此风险?”奥巴低声自语。

不久之后,大明使者抵达蒙古诸部,携来大量金银珠宝与丝绸茶

叶,言辞恳切,态度诚恳。

“大明皇帝愿与蒙古诸部修好,共御建奴,保草原安宁。”使者恭敬说道。

巴图尔与奥巴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犹豫。/3\8′看′书·网′ /更~新*最*快,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巴图尔淡淡道。

“不错。”奥巴点头,“我们需再观望几日,若大明皇帝真有诚意,我们自当回应。”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皆在朱由检的掌控之中。

数日后,朱由检收到密报,得知蒙古诸部已动摇,纷纷开始观望。

“很好。”朱由检冷笑一声,“皇太极,你想要借蒙古之力南侵,却不知朕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如今,你连蒙古诸部都拉拢不了,还妄想南下?”

朱由检缓缓起身,望向窗外,夜色依旧深沉,京城依旧灯火通明。

他知道,这一场暗战,已经悄然胜利。

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朕,终究没有走到马嵬驿。”他低声自语,目光坚定如铁。

夜色深沉,京城灯火通明,仿佛一座不眠的城池,见证着这位年轻的皇帝,如何在风雨飘摇中,守住他的江山。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密报,眉头紧锁,目光深沉。建奴虽遭重创,但皇太极并未善罢甘休,反而暗中联络蒙古诸部,意图联合南侵。这一举动,显然已超出朱由检的预料。

“陛下。”骆养性低声禀报,“据锦衣卫密探回报,皇太极已派使者前往喀喇沁、科尔沁等部,许以重利,欲联合南下。”

“果然如此。”朱由检冷笑一声,“皇太极这是想借蒙古之力,绕开我军防线。”

“陛下,是否需要提前行动,阻止蒙古诸部?”骆养性问道。

“不。”朱由检摇头,“现在动手,反而打草惊蛇。朕要让他们以为胜券在握,然后??再一击致命。”

骆养性躬身道:“陛下英明。”

朱由检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京城灯火点点,仿佛一座沉睡的巨兽。而他知道,自己必须在这片黑暗中,守护这座城池,守护这片江山。

“朕,终究没有走到马嵬驿。”他低声自语,目光坚定如铁。

夜色深沉,京城灯火通明,仿佛一座不眠的城池,见证着这位年轻的皇帝,如何在风雨飘摇中,守住他的江山。

翌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

朱由检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只见张辅之、杨嗣昌、温体仁等人皆神色凝重,显然已得知辽东战事与蒙古动向。

“诸位爱卿,辽东战事虽已告一段落,但建奴并未真正退去。皇太极暗中联络蒙古诸部,意图联合南侵。朕意已决,必须早作防备。”朱由检开口,语气沉稳有力。

张辅之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蒙古诸部向来反复无常,若被建奴拉拢,对我大明而言,将是极大威胁。臣以为,应立即遣使前往蒙古各部,以重金厚礼安抚,分化其内部,使其无法一致对外。”

“不可。”杨嗣昌却摇头,“遣使安抚,虽可暂缓一时,却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若建奴开出更高条件,蒙古诸部仍可能倒戈。臣以为,应先发制人,派出密探,联络蒙古内部反对建奴的势力,暗中策反,使其内乱不止,无暇南顾。”

“杨大人所言有理。”温体仁缓缓开口,“但若贸然策反,恐激怒建奴,提前引发战事。依臣之见,应双管齐下,一面遣使安抚,一面暗中策反,以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