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276章 九龙寨城的第一栋楼(第2页)

四百斤!这个数字让围观的工匠们倒吸一口凉气。如此巨大的石板,竟比预想的轻了这么多?几个不信邪的壮汉上前试了试手,果然,四人合力,虽感沉重,但咬牙发力,竟真能将其抬起移动!那六个圆洞,仿佛有魔力般,抽走了多余的重量。赵大锤用他那打铁的大手,摩挲着楼板边缘冰冷的“铁箍”,又屈指敲了敲板身,听着那沉闷中带着空腔的回响,眼中精光闪烁:“好家伙!有门道!这洋人的心思,够巧!”

陈掌柜和刘老师带来的图纸,以及那些被称为“预制件”的庞然大物,彻底颠覆了寨民们对“盖房子”的认知。没有熟悉的木料堆积如山,没有泥瓦匠悠长的号子调制三合土,只有冰冷的钢铁、灰色的粉末,以及一块块方方正正、沉重得骇人的“石板”。

“这…这就能盖三层楼?”老染匠吴师傅捻着一点水泥粉,粗糙的质感让他眉头紧锁,对着那堆叠如小山、每块足有门板大小的预制空心楼板连连摇头,“轻飘飘的灰,软趴趴的铁网,拼起来能站人?能挡风?能承住屋顶?”他祖传的染坊是榫卯木架加青砖墙,结实得能传几代。眼前这些“洋玩意儿”,在他眼中脆弱得如同孩童的积木。

疑虑如同冰冷的藤蔓,在寨墙豁口灌入的寒风中蔓延。直到第一块预制楼板被运抵豁口外的临时堆场。

疑虑并未完全消散,但一种对“秘法”的敬畏和隐约的期待,开始在工匠们心中滋生。尤其是当工务组宣布,参与搬运、安装这些“空心石板”的工分额外丰厚时,那份因拆墙而生的不安,被一种更实际的“抢工分”冲动暂时压了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真正的“西洋戏法”,在豁口处上演。 一座用粗大杉木捆扎而成、高达两丈(约6米)的“井”字形塔架,如同巨人的骨架,稳稳矗立在豁口两端已砌筑好的、厚达两尺四(约0.8米)的红砖承重墙基旁。塔架顶端,架设着沉重的铸铁滑轮组。两条粗壮的铁链垂下,末端带着巨大的铁钩。

“起——!”

一声号令!四名精壮汉子分列塔架两侧,奋力摇动连接着滑轮组的绞盘手柄。铁链哗啦啦绷紧,绞盘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那块被铁钩牢牢勾住四个“铁箍”的空心楼板,在众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托起,颤巍巍地离开了地面!板下,早已张开了藤条编织的巨大安全网。

“稳住了!慢点!再慢点!”监工的工程师(陈掌柜重金聘来的)声嘶力竭。

楼板被缓缓提升至离地近一丈(约3米)的高度,悬停。两名手持长木撬棍的工人,如同蚂蚁撼树般,紧张地抵住楼板边缘,根据下方工匠的目测指挥,小心翼翼地微调着水平。

“左前角高半寸!”

“好!稳住!”

“落——!”

下方,早已有泥瓦匠在红砖墙顶弹好的墨线内,均匀铺上了一层掺了浓稠糯米汁、散发着奇异甜香气的石灰砂浆。悬停的楼板,在绞盘缓慢的松放和撬棍的精细引导下,带着沉重的风声,稳稳地、精准地向着那层湿滑的砂浆坐了下去!

“哐!”

一声沉闷而结实的撞击。砂浆被挤压溢出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