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秋日的共鸣与石榴籽里的甜(第2页)
“嗯!”许清瑶用力点头,眼中光彩熠熠,“林老师提的建议太关键了!我还得去再查点资料巩固一下答辩的论点。不过看她好像有点累,眼圈有点重……”她将报告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也顺带提了句林雪萍的状态。
江韵华闻言,正在粘接模型构件的手顿了一下。他想起最近大哥江明华似乎工作室那边也特别忙,早出晚归的,饭桌上都很少见到。或许林老师也兼顾了两头的压力?“回头让我哥买点好东西给她补补……”他顺口说道,随即又觉得这话当着许清瑶的面说有点傻气,轻咳一声转移话题,“你那个项目要是还需要什么数据……呃…我认识理科楼实验室那个新来的管理员小赵哥……”他笨拙地想表达可以提供点“后援”的意思。
许清瑶立刻捕捉到他话里的关切和那点不易察觉的讨好,心情莫名地更好了几分,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圈圈涟漪。她眉眼弯弯:“放心啦,需要的时候不会跟你客气的。倒是你这‘摩天大楼’……”她指了指工作台上雏形初具的模型,“什么时候能竣工?我看这里受力可能真有点问题。”她并非建筑专业,但顶尖的理科思维让她对力学天然敏感,随手拿起旁边的图纸对比了一下,点出几个关键节点。
江韵华立刻来了精神,凑近她指着图纸讲解难点。两人头挨着头,共同研究起小小的模型和复杂的图纸。少女鬓边滑落的柔软发丝有时会不经意地扫过少年的手臂,细腻的指尖共同指向图纸的某一处,空气中那股胶水的味道似乎也被某种清甜的芬芳中和了。阳光将两人并肩而立的剪影清晰地投射在粗糙的水泥地面上,宛如一幅静默而温暖的油画。
夕阳彻底沉入城市边缘的楼宇森林,将天空晕染成瑰丽的橘粉与靛紫交融时,江明华才结束了工作室的一场长达三小时的、关于社区公园改造方案的预算拉锯战。甲方代表满意地离去,却留下一堆方案细节微调的要求,堆满了他的电脑屏幕和桌上的图纸夹。
他揉了揉有些发紧的太阳穴,关掉电脑。工作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一片狼藉和翻开的资料。疲惫感如同潮水漫涌,但心底更强烈的是想尽快见到林雪萍的渴望。手机震动,是林雪萍刚发来的消息:
【今天批卷子有点晚,刚出校门。你忙完了吗?想吃什么?】
这简简单单的日常问询,瞬间驱散了他周身的疲惫。他立刻拨通电话,低沉的声音带着放松的笑意:“终于解放了?我刚从谈判桌上下来,饿得能吃下一头牛。你在哪?我去接你,我们直接回我那儿煮点清汤面吧?家里应该还有小青菜,我再买点卤味……或者,听说新开的那家云南菜馆不错?”他将选择权完全交给她,语调里是显而易见的体贴与迁就。
电话那头传来林雪萍带着笑意的轻快声音:“还是回家吃吧,外面人太多了。我去生鲜小超市买点新鲜的面和青菜,卤味……要你喜欢的那个猪耳朵。”她对他口味的熟稔,自然而然道出,是时间打磨出的默契。“我在‘果多多’门口,正好看到刚上架的应季石榴,特别红,买两个回去当餐后水果?”
“好,都听你的。我十分钟后到小超市门口等你。”江明华心头暖流涌动,疲惫感消散无踪。他迅速收拾好桌面,锁上工作室的门,步履轻快地下楼驱车汇入晚高峰尚未完全褪去的车流。城市的华灯初上,一盏盏亮起,目的地明确而温暖。
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如同巨大的星河坠落人间,映照着车水马龙。江明华将车停在林雪萍说的那家社区生鲜小超市外,一眼就看见熟悉的身影正提着一个透明塑料袋从“果多多”鲜果店走出来。暮色中,她穿着米白色薄风衣的身影显得格外纤细清爽。
两人汇合,并肩走进旁边明亮的小超市。超市里人不少,弥漫着生鲜蔬果特有的清新气息和烘焙区传来的面包暖香。一起挑选青菜、鸡蛋,拿上两把细韧的挂面,再到熟食区切了江明华喜欢的那家老字号卤猪耳朵和一点豆腐丝,最后还拎了一小瓶陈醋和一包新鲜香菜。整个过程没有过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次伸手拿取对方可能需要的东西,动作自然流畅,充满了柴米油盐的默契。结账时,林雪萍自然地拿出手机扫码,江明华则在一旁伸手接过了鼓囊囊的购物袋。
回到江明华那间不大却布置温馨舒适的公寓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林雪萍利落地系上围裙,将乌黑的长发松松挽起,露出一段白皙的后颈。她像女主人一样,走进厨房,淘米、洗菜、打鸡蛋,动作麻利熟练。江明华也没闲着,把卤味装盘,清洗石榴。不大的厨房里,很快响起了锅碗瓢盆的轻柔碰撞声、水流声和食材下锅时“滋啦”一声悦耳的爆响。
氤氲的热气和食物简单的香气弥漫开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鸡丝青菜汤面很快端上餐桌。面条细滑爽口,浸润了鸡汤的鲜美,脆嫩的鸡丝和翠绿的青菜点缀其间。配菜是切得薄薄的卤猪耳朵,淋上香油和醋,撒了香菜末,酸香开胃。没有山珍海味,却是奔波一天后最熨帖肠胃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