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枫叶、阳光与课外的约定(第2页)
整个构造层次分明,色彩和谐,既展现了生态循环的概念核心(水气循环、植物生长),又充满了艺术化的美感,像一个凝固在玻璃中的童话小森林。
“嚯……”江韵华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他承认自己有点被这精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手工震住了,“林老师的眼光确实厉害,上次批注说要聚焦核心元素和视觉表现力,你这改动后简直脱胎换骨了。”
“那当然!”许清瑶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白皙的脖颈线条优美,“这里面可也有我的好搭档一份功劳呢。”
江韵华挑眉:“我?我做什么了?”他完全不记得。
“上次林老师给我列的那本《微景观设计入门》参考书目,厚得能当枕头!要不是你提醒我里面第三章讲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的部分可以重点跳读,我又得花好几天啃!”许清瑶说着,自然而然地在石凳上挨着他坐下,肩头与他只隔着一拳距离。她将微型生态箱小心翼翼地放在两人之间。
她身上那股清雅的、混合着青草气息的淡淡香气随着她坐下而变得清晰起来,幽幽地飘入江韵华的鼻端。不是香水的味道,更像是阳光和植物本身的气息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江韵华喉结微不可察地滑动了一下,视线从那美得不像话的生态箱挪开,却正好落在她白皙的手指上——她正指着箱体一角,讲解一个连接设计。
指尖莹润,修剪整齐,指甲透着健康的粉色,像初绽的花瓣。
“这个接口我改成了隐藏式,视觉上更清爽,对吧?”许清瑶侧过头询问他的意见,明亮的目光毫无防备地撞进江韵华的眼里,带着期待。
“……嗯。”江韵华应了一声,觉得嗓子有点发干,连忙转移视线看向她所指处,“是清爽多了。不过,你真打算用这种软管?看着有点脆弱,万一长期运行……”
“啊!”许清瑶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般,“对啊!这材料是我手头现有的,强度不够!该死,我完全没考虑到运行稳定性!”她懊恼地拍了一下额头,随即又扬起脸看他,眼睛亮得像星星,“江韵华!你说这个泵的功率是不是也有点小?我怕它带不动整个微气候的湿度调节……”
两人就这样头挨着头,在四月的暖阳和绿荫下,对着那个小小的透明盒子研究讨论起来。许清瑶兴奋地阐述着她的想法、遇到的困惑,偶尔会因为突然冒出的点子激动地抓住江韵华的胳膊晃一下;江韵华则保持着理科生特有的冷静(或者说是在努力维持),提出逻辑上的疑点和技术上的建议,有时也会被她的奇思妙想所折服,嘴角忍不住上扬。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两人身上跳跃流淌。少年专注地分析,少女激动地求证,一个透明的微型生态世界在他们之间静静展现,如同此刻他们之间悄然流转的、无形的电流——一种基于共同兴趣、被才华吸引、在争论与碰撞中不断升温的微妙情愫。当许清瑶又一次因为激动,手指擦过江韵华的手臂去调整一根管路时,江韵华终于放弃了抵抗,任由那一点奇异的麻痒顺着被擦过的地方迅速蔓延开。
直到下午的课结束,人流开始涌出教学楼。江韵华和许清瑶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两人并肩走在教学楼通往校门口的林荫道上。许清瑶依旧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宝贝箱子,边走边兴致勃勃地说着下一步需要采购材料的清单。
“……还得找一种透明的亚克力纤维丝做支撑柱,比金属显得轻灵。”她琢磨着。
“嗯,我知道体育馆后面的‘奇物角落’手工坊可能有那种材料边角料。”江韵华补充道,顺手帮她挡了一下迎面走来的几个追逐打闹的低年级男生。
许清瑶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什么:“对了,你晚上回去能帮我查下那个压力传感器的事吗?就是你刚刚提到的型号……”
“好。”江韵华应下,觉得这跑腿查资料的活自己似乎揽得越来越习惯了。
“韵华!”熟悉的温润声音从身后传来。
两人回头,看到林雪萍和江明华正从教师办公楼的方向并肩走来。林雪萍手里提着公文包,江明华则帮她拎着装着那本厚重画册的提袋。两人姿态闲适,沐浴在傍晚柔和的夕照里,如同一幅和谐的画。
“林老师!明华哥!”许清瑶乖巧地打招呼,脸上还带着刚刚讨论时未褪的红晕。
林雪萍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温和地掠过,落到许清瑶手中的透明箱子上,眼睛亮了亮:“许同学,这是……你的生态装置模型雏形?”
“是的,林老师!就是按您批注意见的2.0版!”许清瑶献宝似的把手里的箱子举高一些给林雪萍看,又忍不住看了旁边的江明华一眼,补充道,“明华哥的设计书上那种层次感和材质对比给了我很大启发!”
江明华在一旁看着这个精巧的装置,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嗯,构思非常精妙,既有技术内核又有艺术感,很有想法。”他注意到林雪萍眼中的赞赏,唇角微勾。许清瑶这孩子,确实很聪明,也难怪林雪萍看重她。
“谢谢明华哥!”得到偶像级专业人士(在她眼里)的认可,许清瑶开心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林雪萍仔细打量着箱体内的布局,指出了几个需要优化的设计细节,比如某个微型植物的位置调整可能会更好促进小环境内的气流,以及泵的噪音控制问题可能需要考虑。她的指导专业而具体。许清瑶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像好学的学生。
“周末前把详细的稳定性测试方案和材料采购清单发给我看看,特别是涉及到电路和水路安全的部分,要重点论证。”林雪萍最后叮嘱道。
“好的,林老师!保证完成任务!”许清瑶立刻保证道,信心满满。她知道林老师的要求虽高,但每一次打磨都让她受益匪浅。
“走吧,一起出校门?”江明华提议道。
于是,两对有着奇妙关联的人,在晚霞初染的林荫道上一起走向校门。江明华和林雪萍走在稍前一点,低声交流着什么,偶尔有浅笑和温软的目光交汇。江韵华和许清瑶跟在后一点,许清瑶还在小声兴奋地和江韵华讨论林雪萍刚才的修改建议,江韵华耐心地听着,视线却不由自主地偶尔飘过前面那对十指交扣的背影。
走出校门,街灯已然亮起。林雪萍和江明华停在江明华的车前。
“我开车直接送萍萍回去。”江明华对弟弟说。
林雪萍也对许清瑶温和地说:“许同学,路上注意安全。”
“林老师再见!明华哥再见!”许清瑶笑着挥手。
江韵华也点点头:“哥,林老师,路上小心。”
简单道别后,江明华护着林雪萍坐进副驾,自己绕到驾驶位,很快,汽车平稳地汇入傍晚的车流,融入了城市渐次亮起的璀璨灯火之中。
看着车子远去,江韵华和许清瑶也站在街边等各自回家的公车。车站距离不远,隔着几米宽的人行道。
晚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来,掀动着少年少女的衣角。一时间,气氛似乎从刚才的热闹讨论中沉淀下来,变得安静,只有城市的喧嚣作为背景音。
许清瑶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怀里培养箱光滑的边缘。刚才面对林老师和明华哥时的兴奋劲儿退下去,站在空旷些的路边,旁边只剩下江韵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张力又开始悄然滋生。她偷偷瞄了一眼身边比她高出不少的男生。他侧脸线条清晰,在昏黄的街灯下显得有些疏离的安静,视线望着前方车流的方向,不知在想什么,或许是他的程序,或许……是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