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er 作品

第145章 重生七零:我应该是科学家里最能打的吧 伍

白天,她在实验室进行材料生长实验;晚上,分析数据、阅读文献;周末,给母亲和家乡亲友写信。

"汪璒,所里决定派你去日本参加国际半导体材料会议。"十月底的一天,赵所长突然通知她,"你的论文被选为大会报告。"

汪璒正在调试真空系统,手套上沾满油污:"我去?会不会太年轻了?"

"就是要让外国人看看,中国有这么年轻的科学家!"赵所长激动地说,"你的gaAs掺杂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这是汪璒第一次出国。临行前,她特意回了趟汪家村。家乡的变化更大了,不少人家盖起了二层小楼,村口还开了家杂货铺。

"璒璒!"张娜小跑着迎出来,身后跟着两个蹦蹦跳跳的小孩——大哥家的双胞胎,"快叫姑姑!"

"姑姑好!"两个孩子齐声喊道,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姑姑"。

家里装了电话,这是汪璒用奖金给安的。张娜现在成了村里的"名人",不仅因为有个科学家女儿,还因为她自己当上了村妇女主任。

"孙贾军那小子去年贪污公款被抓了,"吃饭时张娜说起村里的事,"他爹孙大富想找你哥说情,被铁柱一口回绝了。"

汪璒筷子一顿:"他没找您麻烦吧?"

"他敢!"张娜如今说话底气十足,"我现在是县人大代表,上次开会还跟县长握过手呢!"

看着母亲自信的样子,汪璒心里暖暖的。这个曾经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农村妇女,如今能熟练地读报纸、算账目,甚至能给村里妇女讲解计划生育政策。

离家前一晚,汪璒接到一个意外电话。

"是汪研究员吗?我是路杊。"电话那头的声音成熟了许多,"听说你要去日本参会?"

"你怎么知道?"汪璒惊讶地问。

"所里向我们单位咨询过安保事宜。"路杊顿了顿,"我刚好负责这部分工作。"

汪璒这才知道,路杊已经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某军工科研单位,具体工作属于机密。两人聊了些技术话题,路杊对她在半导体材料上的突破很了解,甚至提出了一些专业建议。

"你懂这个?"汪璒很意外。

"工作需要。"路杊简短地回答,"对了,日本那边有人对我们的技术很'感兴趣',你多小心。"

挂掉电话,汪璒陷入沉思。路杊的提醒不是空穴来风,前世她参与过多次技术保密工作,知道半导体材料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十一月的东京繁华得令人目眩。汪璒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藏蓝色西装,站在帝国饭店的讲台上,用流利的英语宣读论文。台下坐满了各国顶尖学者,闪光灯不断亮起。

"请问汪博士,您是如何解决p型掺杂的活化率问题的?"提问环节,一个金发男子用带有德国口音的英语问道。

汪璒早有准备:"通过引入双受主能级,具体参数请见论文第15页..."

报告大获成功。会后,好几所外国大学提出邀请她去做访问学者,都被她婉拒了。

"汪博士,久仰大名。"一个西装笔挺的亚裔男子拦住她,"我是neC公司的田中,想跟您谈谈合作可能。"

汪璒警觉起来。前世的反间谍训练让她立刻察觉到异常——这个"田中"的日语发音很不自然。

"抱歉,我的研究属于国家项目。"她礼貌而坚决地拒绝。

当天晚上,汪璒发现酒店房间有被翻动的痕迹。她假装不知情,却悄悄在行李箱里设置了简易警报装置——用一根头发丝和回形针制作的机关。这是特种兵的基本功。

第二天早上,头发丝断了。汪璒冷笑一声,将计就计地在笔记本上留下几页"实验记录",上面满是错误公式和虚假数据。

会议最后一天,汪璒在回酒店的路上明显感觉到有人跟踪。她故意走进一家拥挤的电器店,利用身材小巧的优势迅速摆脱了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