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家和 作品

第103章 《战后余波与朝堂新局》(第2页)

刘弗陵点头赞同,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就依霍爱卿所言。赵卬听令,朕赏你黄金千两,良田百顷,晋封为骠骑将军,望你日后继续为大汉效力,保我山河无恙。”

赵卬跪地谢恩,声音坚定而洪亮:“臣谢陛下隆恩,定当肝脑涂地,报效陛下!”那坚定的誓言,仿佛在大殿内立下了一道坚固的誓言之墙。

后宫之中,周皇后也在为黄河灾区的百姓担忧。她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忧虑,召集宫中妃嫔,商议赈灾之事。

“如今黄河决堤,百姓受苦,本宫身为皇后,理应为他们做些什么。姐妹们,可有什么想法?”周皇后神色关切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李姬站出来,嘴角微微上扬,略带嘲讽地说:“皇后娘娘心系百姓,令人敬佩。只是我们深居后宫,能做的恐怕也有限。这朝堂之事、民间疾苦,岂是我们能插手的。”

周皇后并未理会她的嘲讽,神色依旧坚定,继续说道:“我们虽不能亲临灾区,但可以捐出自己的一些首饰和财物,为灾区百姓筹集善款。同时,组织宫女们赶制一些衣物和棉被,送往灾区,为百姓送去一丝温暖。”

其他妃嫔纷纷响应,她们面带敬意,齐声说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我们愿意听从娘娘安排。”在周皇后的带领下,后宫掀起了一股赈灾热潮。妃嫔们纷纷捐出自己珍贵的首饰、华丽的衣物,宫女们日夜赶工,在昏暗的烛光下,一针一线地缝制衣物,那密密麻麻的针脚,仿佛缝进了对灾区百姓的深深牵挂。

而在朝堂之外,匈奴单于壶衍鞮得知汉军大胜,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他脸色阴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召集手下将领,谋划着再次进犯。

“这次让汉军占了便宜,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壶衍鞮单于阴沉着脸问道,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报复的欲望。

一个将领上前,微微俯身,建议道:“单于,汉军实力不弱,正面交锋我们胜算不大。不如派小股部队,时常骚扰他们的边境,破坏他们的屯田,让他们不得安宁。如此一来,既能消耗汉军的精力,又能削弱他们的实力。”壶衍鞮单于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道:“此计可行。就派你带领一支精锐骑兵,前往大汉边境,见机行事。记住,不可与汉军主力正面冲突,以骚扰为主。若能成功,重重有赏。”

边境线上,汉军刚刚松了一口气,又开始频繁遭遇匈奴小股部队的骚扰。边关守将连忙向朝廷奏报。

“陛下,匈奴小股部队频繁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破坏屯田,百姓苦不堪言,请求朝廷增派援兵。”守将的奏折摆在刘据面前,那字字句句,仿佛带着边境百姓的痛苦与哀嚎。

刘弗陵皱起眉头,眼中满是愤怒与忧虑:“匈奴真是贼心不死!霍光爱卿,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霍光回答道:“陛下,臣建议在边境增设烽火台,每隔十里设一座,加强巡逻,一旦发现匈奴来袭,立刻点燃烽火,通知附近驻军。同时,选拔一些精锐的轻骑兵,专门对付匈奴的骚扰部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让匈奴不敢肆意妄为。”

刘弗陵采纳了霍光的建议,很快,边境的防御得到了加强。汉军轻骑兵频繁出击,与匈奴骚扰部队展开周旋,双方互有胜负。在那广袤的边境草原上,时常能看到两队骑兵追逐厮杀的身影,喊杀声、马嘶声回荡在天际。

与此同时,黄河灾区的赈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霍光派去的官员们积极组织百姓修缮堤坝,分发粮食和物资。但灾区的情况依旧严峻,疫病开始在部分地区蔓延。

“陛下,灾区疫病横行,百姓大量染病,缺医少药,现有的药材和郎中远远不够,请求朝廷支援。”灾区官员的加急奏报传来,那急切的语气,让刘据心急如焚。

刘弗陵心急如焚,在大殿内来回踱步,高声下令:“立刻从太医院调派郎中,携带大量药材前往灾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治疗疫病的良方,重赏献方之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控制住疫情。”

一场与疫病的较量在灾区展开,郎中们日夜忙碌,在简陋的医棚内,为百姓诊治。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穿梭在病患之间,汗水湿透了衣衫,疲惫写在脸上,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与执着。而朝堂之上,刘弗陵和大臣们也在为如何彻底解决匈奴骚扰、恢复灾区生机以及稳定朝堂局势而绞尽脑汁。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汉的未来,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