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下 《王莽改制闹翻天,绿林赤眉起烽烟》(第2页)
从此以后,王莽以“摄皇帝”的名义,正式开始了他对朝政的掌控,而那个可怜的小皇帝刘婴,则完全成为了他手中的傀儡。
“姑姑,这真的只是权宜之计啊!”王莽高举着那块所谓“天命所归”的符命,情绪异常激动,唾沫星子像雨点一样四处乱飞。他瞪大了眼睛,满脸谄媚地解释道:“等刘婴长大成人,臣绝对会立刻将政权归还给他!”
然而,王政君却被气得浑身发抖,她怒不可遏地将手中的玉簪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啪”的一声,玉簪应声而碎。她指着王莽,声音因愤怒而变得尖锐:“你当哀家是老糊涂了吗?这天下明明姓刘,什么时候轮到姓王的来坐这江山了!”
王政君心中的愤恨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但她却无可奈何。她虽然身为太皇太后,却手无兵权,也没有实际的权力,面对王莽的篡位行为,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代表汉朝的“汉”字招牌换成了代表新朝的“新”字。
新朝刚刚建立,王莽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魔幻改革”。他大手一挥,将天下所有的田地都改名为“王田”,还宣称要恢复上古时期的井田制。这一举动让无数农民感到困惑和不满,因为他们原本拥有的土地突然变成了朝廷的财产。
不仅如此,王莽还将盐、铁、酒等重要物资全部收归国有,甚至连老百姓养头猪都要交税。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长安城的商人李老板更是欲哭无泪。昨天他还是家财万贯的富商,拥有无数的财富和产业。然而今天,他却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给朝廷打工的伙计,所有的生意都被官府接管。他不禁哀叹道:“我这是招谁惹谁了?怎么一夜之间就从富翁变成了穷光蛋?”
然而,王莽的“魔幻改革”还远不止这些。他竟然把匈奴单于的名字改成了“降奴服于”,这种对匈奴的侮辱性称呼让匈奴人怒不可遏。匈奴骑兵们义愤填膺,毫不犹豫地杀到了边境,对新朝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民间的怨气如滚滚浓烟一般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天地都焚烧殆尽。老天爷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强烈的怨气,于是降下了一系列的灾难。
黄河连续三年发生了巨大的决口,汹涌的河水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奔腾而下,淹没了中原大地,使之变成了一片泽国。无数的房屋被冲毁,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饥饿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人们饿得双眼发绿,甚至开始啃食树皮、吞食观音土。然而,这些东西并不能真正填饱肚子,反而导致许多人腹胀而死。
在绝望之中,一些百姓终于忍无可忍,他们揭竿而起,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抗这残酷的现实。
东边的樊崇带领着一群饥肠辘辘的百姓,将自己的眉毛涂成了红色,号称“赤眉军”。他们高举着旗帜,呼喊着口号,如同一群愤怒的火焰,燃烧着对不公的愤恨。
与此同时,南边的王匡和王凤则在绿林山扯起了一面大旗,取名“绿林军”。这支军队同样由饱受苦难的百姓组成,他们怀着对新生活的渴望,勇敢地与新朝的官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些泥腿子们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他们打仗时却异常勇猛,毫不畏惧死亡。每当遇到新朝的官兵,他们便会齐声高喊:“抢王莽的官仓,吃王家的粮食!”这口号如同战鼓一般,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为了生存而战。
王莽听闻叛乱的消息后,心中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原本看似不堪一击的绿林军竟然如此强大。为了迅速平息这场叛乱,他毫不犹豫地派遣大司空王邑率领四十万大军前往平叛。
这四十万大军气势磅礴,旌旗招展,一路浩浩荡荡地向着昆阳进发。然而,就在大军抵达昆阳城下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乌云密布,紧接着便是狂风骤雨,雷电交加。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新朝军队措手不及,行军变得异常艰难。
与此同时,绿林军将领刘秀却抓住了这个机会。他率领着三千名敢死队员,趁着暴雨和雷电的掩护,如鬼魅一般悄然逼近新朝军队。当王邑的大军还在混乱中挣扎时,刘秀的敢死队突然发动了猛烈的突袭。
新朝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阵脚大乱。士兵们在惊恐中四处逃窜,相互践踏,死伤无数。王邑眼见大势已去,只得抛下自己的军队,狼狈不堪地逃回长安。
然而,他的厄运并未就此结束。在逃亡的路上,他还遭到了百姓们的唾弃和嘲笑。百姓们纷纷追着他扔臭鸡蛋,嘴里还不停地骂道:“什么百万大军,连个泥腿子都打不过!”王邑在百姓的辱骂声中灰溜溜地回到了长安,这场惨败让他成为了众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