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54章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第2页)
谢渊反手拔箭,弩箭尾部的北斗纹雕刻触目惊心 —— 七道星芒缺了摇光星,与张三麻子银鱼牌、太府寺密令的标记完全吻合。他忽然想起《吴越兵器谱》中 \"穿云弩尾刻北斗,摇光缺处辨亲疏\" 的记载,更想起城西砖窑焦尸手中的残图,那些被记为 \"病故\" 的匠人,正是越州弩箭的制作者。
\"大人,这锦缎\" 书童福生扯下箭杆密信,指尖在布料边缘摩挲,\"是越州鸿远号的特贡,去年冬至李邦彦大人宴客,屏风上绣的正是这种缠枝纹。\" 谢渊的指腹划过弩箭刻痕,触感与萧氏官窑砖模砂眼分毫不差,当年父亲在血书中反复提及的 \"砖模即兵符\",此刻终于在弩箭上得到印证。
膳食棚外突然响起骚动,老民工李三被推搡着撞入棚内,怀中瓦罐 \"当啷\" 落地,滚出的不是粟米,而是半枚弩箭部件 —— 三棱箭头泛着冷光,与《吴越兵器谱》图示的破甲箭头完全一致。\"他们逼我们做这个\" 李三的声音被呜咽淹没,露出的手腕上,刺着与砖模相同的北斗纹。
片尾
酉时初刻,谢渊站在坍塌的膳食棚前,看着民工们从梁柱间扒出霉变的粟米。这些本该填入他们腹中的粮食,却在太府寺的封条下,变成了越州商队的锦缎、襄王私军的弩箭。他忽然想起父亲在天牢画的兵器图,弩箭部件的尺寸,竟与萧氏官窑砖模的承力点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