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54章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第3页)
玄夜卫的加急密报送至,附页夹着越州港的货物清单:\"本月十五,商船二十艘,载砖模三百套,伪作粮袋运输。\" 谢渊望着清单上的北斗纹火漆印,终于明白,膳食棚的每根梁柱、每块腐粮,都是官商勾连的一环 —— 民工的口粮在明,私军的兵器在暗,中间只隔着太府寺的一道封条。
张三麻子蜷缩在草堆里,盯着谢渊腰间的寒梅玉佩瑟瑟发抖。他知道,那支钉在廊柱上的弩箭,不是警告,而是太府寺的灭口信号。可他更清楚,谢渊手中的弩箭、梁柱里的腐粮、民工们的证词,早已织成一张大网,让他们这些依附贪腐而生的蝼蚁,再无逃脱之日。
戌时初刻,谢渊在值房内将弩箭、锦缎、腐粮摆成三角,恰好覆盖舆图上的萧氏官窑、越州港、襄王封地。他忽然想起周勉老臣的话:\"当粮食变成兵器,王朝的根基就动摇了。\" 提笔在弩箭尾部刻下 \"民脂民膏\" 四字,刀痕入木三分,如同刻在太府寺贪腐集团的脊梁骨上。
太府寺后堂,王崇年盯着探子送来的弩箭拓片,手指在 \"摇光缺\" 处留下深深掐痕。他想起元兴帝亲赐火漆印时的场景,却没想到,这象征荣耀的标记,如今竟成了谢渊手中的罪证。案头未销毁的《兵器转运单》上,\"膳食棚变\" 的字样被红笔圈了又圈,却始终改不了贪腐败露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