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192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卷首语 《大吴会典刑律》载:\"官员侵占民田者,按亩数论罪,每亩杖十,追田还民。强占者加三等,籍没家产。凡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结党兴贩至千引以上者,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永熙三年腊月廿三,扬州城的冻雨裹着冰碴,将青石板路浇成一面暗青色的铜镜。谢渊卸下官服,粗布青衫被雨水浸得发沉,贴在脊背上像层冰冷的甲胄。三名暗卫散开在街角,他独自拐进盐商巷,腰间绣春刀隔着斗篷硌着肋骨,每走一步,獬豸纹的棱角都在提醒:郑州的火盆余烬未冷,扬州的风雪已至。
扬州转运使司后巷,\"富源号\" 盐商大宅的朱漆门在雨幕中泛着暗红。谢渊伸手叩门,掌纹按在门环凹陷处的刹那,指尖突然发颤 —— 那道弧形凹槽,与郑州查获的庄田契暗纹严丝合缝。门环传来的凉意顺着指尖爬进骨髓,他仿佛看见魏王府的爪牙,正透过这枚铜环盯着自己。
门房开缝时,浓重的盐腥味混着龙涎香扑面而来,呛得人鼻腔发疼。谢渊跟着管家穿过九曲回廊,雨水顺着飞檐滴在青砖上,溅起的水花里裹着细小的盐粒,在灯笼下闪着微光。这让他想起郑州老匠人断指处的盐渍 —— 那些被汗水腌透的伤口,此刻仿佛就在眼前。
后堂暖阁内,炭火噼啪作响,盐商吴宗海捧着鎏金暖炉起身,袖口金丝绣的海浪纹随着动作起伏。谢渊目光扫过案头摊开的账册,\"官盐转运\" 条目下,数字用密砂圈点。这加密手法太过熟悉,那年在魏王府私窑,他亲眼见过匠人用同样的密砂记录被克扣的工钱。
\"御史大人夜访,寒舍蓬荜生辉。\" 吴宗海的笑容在火光中扭曲,谢渊却盯着账册页脚。半枚指印若隐若现,边缘的磨损痕迹与郑州老匠人断指的形状惊人相似。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想起老匠人临终前说的话:\"大人,他们连按手印的权利都不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