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卷首语 《吴史兵志》载:神武肇基,分封诸王,赐甲士以卫藩屏,严令非诏不得擅调,此乃固本之策。然自元兴以降,承平日久,至永熙一朝,诸王广蓄私兵,豢养亲卫。其甲胄之利、部伍之众,多有僭越祖制者。藩卫之设,本为拱卫皇室,却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终酿朝堂祸乱,实乃大吴盛衰之枢机也。 当秦王亲卫护送韩王查案的队伍在朱雀街遇伏时,那把刻着 \"索府\" 二字的茶刀,正悄然将朝局拖入更深的漩涡。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暮秋的风裹着焦糊味掠过朱雀街,悦来茶楼的残垣断壁间,暗红血迹与碎瓦交织。谢渊踩着仍有余温的木梁踏入废墟,玄色官靴碾碎半块带齿痕的腰牌残片。他瞳孔微缩 —— 这锯齿状边缘,与三日前秦王府失窃腰牌记录中的特殊锻造工艺如出一辙。
\"取工部《百工考》。\" 谢渊蹲下身,验印锥挑起火漆剥落处的暗红颗粒,在掌心碾开,\"庐山铁砂,六棱柱状结晶,\" 他望着东南方秦王府方向,喉结微动,\"全吴唯秦王私矿所辖工坊能炼此砂。\" 话音未落,周立已展开泛黄的典籍,指节重重叩在 \"庐山铁冶\" 条目上:\"大人,去年工部核检记录显示,秦王亲卫腰牌火漆用砂,正是此矿所产。\"
焦木上的 \"索府\" 刻痕泛着诡异的茶褐色。谢渊忽然俯身,鼻尖几乎贴上木面:\"刻痕渗入茶渍,\" 他的验印锥沿着纹路游走,\"且有明显的二次修补痕迹。\" 暮色渐浓时,三十六个刻痕拓片铺满临时搭建的案几,每道刻痕深浅角度的细微差异,都被朱笔圈出。
刑部司房内,牛油烛芯爆开一朵灯花,将索府长史的佩刀映得寒芒毕露。谢渊屈指叩击黄绫,铜尺丈量的笃笃声与烛泪滴落声交织:\"看这刀刃崩口,\" 他将茶刀残件斜映烛光,崩缺处泛起暗红锈迹,\"角度呈锐十五度,\" 指尖突然按住拓片某处扭曲的捺画,\"焦木第三笔收势时,木纤维断裂方向与刀身受力纹路 ——\" 话音戛然而止,满室寂静中,唯有验印锥轻刮刻痕的沙沙声,\"误差不超过半毫。\"
\"大人!\" 周立撞开房门,玄色官袍下摆沾着半片枯叶。他抖开皱巴巴的账册,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索府库房三年出入明细俱在此,\" 泛黄纸页翻过,朱砂批注在烛火下宛如凝血,\"其火漆主料用辰州朱砂混松脂,\" 突然扯出茶楼残片的检验单,\"与庐山铁砂的配比成分,\" 喉结剧烈滚动,\"毫无关联!\"
轰然巨响中,玄夜卫的铁靴踏碎门槛。赵王萧栎绯色官袍翻涌如血浪,袍袖扫过案牍,账册纷飞间,他已拎起刻痕拓片:\"谢御史这是欲盖弥彰?\" 阴鸷目光扫过茶刀,突然嗤笑出声,\"索府长史昨夜弃印出逃,被本王堵在朱雀门,\" 染着丹蔻的指尖重重戳向佩刀,\"人赃并获,铁证如山,\" 猛然甩袖指向北方东宫,\"太子党杀人灭口,还想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