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卷首语 《吴史食货志》载:\"钱币乃国之血脉,铸币之权,岂容旁落?永熙十三年,楚王萧权据瑞州铜矿,赵王萧桭控彰德火漆,齐王萧杼掌青州榷场,三王合谋私铸,致私钱充斥市肆。永熙帝夜访上书房,表面严旨彻查,实则暗施平衡之术,此诚帝王心术之奥也。\" 当谢渊将含铅三成的铜料样本陈于御案,九王夺嫡的暗潮,正从斑驳的铸币纹路间翻涌而来。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永熙十三年小雪后五日,子时初刻。永熙帝萧睿的明黄灯笼在文华殿飞檐投下晃动的影,灯笼穗子上的暗纹绣着北斗七星,正是皇室专用的 \"璇玑纹\"。他屏退左右,龙靴踏过青砖的声响惊起檐角宿鸟,案头三尺高的铸币案卷宗,每一本都贴着宗人府的火漆封条,朱红印泥在烛火下泛着凝固的暗红。
\"陛下,夜深露重……\" 值房太监王顺捧着暖炉上前,话到嘴边却被皇帝抬手止住。永熙帝指尖抚过最上层卷宗的朱砂批注,那是谢渊前日呈上的验铜报告,\"瑞州铜矿含铅量三成七\" 的字迹被圈了又圈,如同他此刻纷乱的心思。
卯初时分,谢渊的御史官靴踏碎阶前薄冰,手中黑漆食盒叩响上书房铜环。他拦住正要传旨的司礼监太监,盒盖开启时,火漆特有的松香味混着铜锈味扑面而来:\"劳烦通禀陛下,\" 他的声音比晨间霜气更冷,\"铸币案的铜料源头,\" 指尖轻点盒中铜锭,\"已查明是楚王的瑞州铜矿。\"
殿内传来镇纸磕案的脆响,谢渊知道,那是皇帝示意召见的信号。他展开户部底档,火漆印在纸页上洇出不规则的边缘:\"赵王粮庄的记账火漆,\" 他的验铜锥(注:根据用户要求去除验印锥,此处改为 \"指尖\")划过模糊的印泥,\"经刑房煅烧化验,\" 取出夹在卷宗里的火漆碎屑,\"赤焰矿粉含量三成,\" 又指向齐王私铸案旧档,\"与五年前查抄的铸币火漆,\" 喉结滚动,\"出自彰德府同一火窑。\"
永熙帝的手指在御案上敲出《大韶》节拍,冕旒阴影里的目光扫过谢渊:\"朕问你,\" 他忽然抓起案头私钱,钱币碰撞声里混着怒意,\"楚王出铜、赵王制漆、齐王铸币,\" 指腹碾过钱面模糊的龙纹,\"太子的粮庄又在其中扮演何角色?\"
谢渊屈肘跪叩,膝盖压在青砖霜面上,寒意顺着蟒纹补子爬满脊背:\"陛下请看,\" 他双手托起密信残页,火漆封印的裂痕在烛下清晰如旧伤,\"私钱流通图上七十二处粮行,\" 指尖划过朱砂圈点,\"六成以上盖着太子 " 广惠仓 " 的骑缝章。\"
永熙帝的手指在御案上敲出《大韶》的变徵之音,冕旒忽然轻轻颤动 —— 这是他隐忍怒意的惯有动作。他抓起案头私钱,五枚钱币在掌心碰撞,铅铜混合的冷硬触感让他想起当年征讨北元时的箭镞。\"太子的粮庄,\" 他忽然轻笑,声音却像冻住的弓弦,\"倒成了私钱的销金窟。\"
殿中烛火被穿堂风掠得明灭不定,永熙帝起身时袍袖带起的气流,恰好将铜矿分布图扫至谢渊膝前。他望着图上瑞州到青州的虚线 —— 那是诸王合谋的血脉,又扫过太子封地的朱砂标记 —— 那是储君暗涌的城府。\"朕若雷霆万钧,\" 他忽然抚过《皇吴祖训》中 \"亲亲之谊\" 的朱批,指尖在 \"刑不上大夫\" 四字上稍作停留,\"三王必抱团上疏,太子必以 " 亲亲 " 为名求情,\" 嘴角扯出一丝极浅的讽笑,\"满朝御史,又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