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506章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第3页)

就在此时,堂外突然传来銮铃轻响,紧接着是侍卫的唱喏:"陛下驾到 ——" 声音穿透大堂,震得梁上烛火剧烈摇晃。三法司官员连忙起身迎驾,堂下官员齐刷刷跪倒,青砖地被叩得咚咚作响。德佑帝的銮驾停在堂门口,明黄色的龙袍一角先探出銮舆,他踏着铺好的红毡走进来,冕旒后的目光扫过满堂官员,最后落在案上的伪银与血书上。

"免礼。" 德佑帝在龙椅上坐定,接过陈文呈上的奏报与银匠验单,指尖抚过验单上 "王林伪币特征吻合" 的字样,脸色一点点沉下来,龙纹玉扳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听完陈文的奏报,他将验单重重拍在案上:"张谦!"

张谦吓得浑身一哆嗦,"噗通" 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声音带着哭腔:"臣... 臣在!"

"王林伪币出现在谢渊值房,你却一口咬定是受贿赃银," 德佑帝的声音冷如寒冬的冰,每个字都像带着锋芒,"你居心何在?是代王余党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敢在三法司大堂构陷忠良?"

"臣冤枉!臣失察!" 张谦连连磕头,额头磕出红印,"是... 是玄夜卫送来的银锭,臣没细看..."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偷瞟皇帝脸色的眼神里满是恐惧。

德佑帝冷哼一声,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堂下的代王旧部,那些官员个个缩着脖子,恨不得把自己藏进袍子里。"你们以为用伪币栽赃、扣盐引灭口,就能遮住天?" 他突然一拍龙椅扶手,紫檀木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巨响,"传旨!玄夜卫即刻逮捕所有王林旧部,彻查伪币来源,挖干净代王余党的根!"

"陛下饶命!" 压力如巨石压顶,代王旧部中最年轻的主事李默突然瘫软在地,手脚并用地爬向龙椅,哭喊着招供,"是镇刑司指挥使赵显指使我们做的!他说只要栽赃谢渊受贿,让他定罪,狼山盐引的秘密就永远不会暴露!那些伪币是他从王林旧窖里翻出来的,' 谢 ' 字也是他让人刻的!"

这话一出,堂下一片哗然。保谢派的官员们纷纷抬头,眼中闪过振奋;倒谢派的官员们则面如死灰,知道大势已去。德佑帝的目光落在谢渊身上,见他虽面带疲惫,眼神却依旧清明,语气终于缓和了些:"谢渊,这几日让你受委屈了。"

谢渊躬身拱手,素色便服的衣摆在微风中轻晃:"臣不敢言委屈,只求国法清明。" 他望着案上的血书,声音带着哽咽,"边军戍守苦寒之地,尚能以血明志,臣身为朝臣,更当坚守本心。"

片尾

德佑帝点点头,转向三法司:"此案需彻查到底,不仅要追伪币来源,还要查镇刑司与代王余党、外戚的勾结,一个都不能漏!" 话音刚落,堂外的阳光突然冲破云层,透过窗棂照进大堂,恰好落在血书上。那些暗红的指印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仿佛边关将士们的眼睛,正望着这满堂正义伸张的景象,映得每个坚守公道的人心头发暖 —— 这场由伪币开始的诬陷,终在血书与铁证面前,迎来了最光明的结局。

卷尾

《大吴史?刑法志》载:" 德佑十九年三法司会审,以银匠验伪币、边军血书证清白,终破谢渊受贿之诬。此案牵连镇刑司、代王余党,掀开宗室与外戚勾结之冰山一角。"

这场论辩的意义,远不止为谢渊洗冤。当银匠的锥子戳破伪币的谎言,当边军的血书唤醒朝堂的良知,当皇帝的震怒撕开官官相护的黑幕,大吴的官场终于迎来了正义的曙光。谢渊的清瘦身影在烛火中挺立,他用沉默的坚韧对抗诬陷,用证据的锋芒刺破黑暗,证明了 "清者自清" 的真理。

夫刑狱之要,在辨真伪、明是非;为官之德,在守初心、护公道。德佑十九年的仲夏,刑部大堂的烛火照亮了伪证的丑陋,也温暖了忠臣的赤诚。这场由血书见证的公道,终将在后续的彻查中,让所有隐藏的罪恶无所遁形,让大吴的国法如日中天,普照四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