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 作品

第509章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第2页)

他转向王敬,声音陡然提高:"王大人说军饷紧张,可知道瓦剌用盐引换走的战马,足够装备三个卫?" 谢渊举起密信,"密报写着 ' 瓦剌可汗已备盐引五千 ',这些盐引若流入九边,边军的盐补给将被掐断,到时候别说军饷,连士兵的活命盐都要仰人鼻息!"

萧瀚的脸涨得像熟透的猪肝,腰间玉带被他甩得 "哐当" 作响,玉扣撞击的脆声里藏着掩饰不住的慌乱:"谢大人这是危言耸听!代王旧部多是宗室姻亲,你这般穷追猛打,是想屠戮宗室不成?" 他踉跄着凑近龙椅,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刻意的蛊惑:"陛下,谢渊查王林案斩了镇刑司百人,查私礼案捕了六部官员,如今权势已压过三司,若再掌兵权..."

"王爷住口!" 谢渊的声音如冰锥刺破他的话,"你敢说蔚州封地没有代王旧部?敢说去年冬防,你的管家赵忠每月初三都往狼山商栈跑,' 采买 ' 的盐引没换成瓦剌的战马?" 他上前一步,素色官袍扫过金砖地,带起细微的风,"玄夜卫的密报记着,去年腊月十三,你府中二十车 ' 年货 ' 从后门运出,车辙深三寸七分 —— 恰好是装满盐引箱的重量!"

这话像惊雷炸在太和殿,萧瀚的脸 "唰" 地褪尽血色,连鬓角的青筋都在抽搐。谢渊从袖中取出卷成筒的拓片,"哗啦" 展开:"这是玄夜卫在蔚州官道拓的车辙,纹路里嵌着盐引箱的桐油味;这是狼山商栈盐引箱的底纹拓片," 他将两张拓片并置在御前案上,晨光下,车辙的凹槽与盐引箱的凸起严丝合缝,连箱角磨损的缺口都完全吻合,"卸货地点就在瓦剌商队驻营地,玄夜卫还在那捡到了你府特制的 ' 蔚州贡盐 ' 包装纸!"

堂下瞬间鸦雀无声,连烛火爆芯的 "噼啪" 声都格外清晰。户部侍郎张嵩握着朝笏的手微微颤抖,他前日还收了萧瀚送来的 "蔚州特产",此刻才惊觉那礼盒的重量竟与盐引箱一般沉。

德佑帝的目光落在两张拓片上,指尖轻轻叩着御案,龙纹玉扳指与紫檀木碰撞出沉稳的轻响。他瞥向萧瀚腰间的玉带,那玉带的龙纹雕刻用的是 "双钩碾玉法"—— 龙鳞边缘有两道平行的阴刻线,这是元兴帝时期宫廷玉匠萧诚的独门手法,而王林案中代王旧印的龙纹,用的正是同一种技法。"谢卿查王林案时,便说代王余党盘根错节," 皇帝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冷意,"如今看来,果然是旧祸新燃。"

萧瀚还在垂死挣扎,膝盖 "咚" 地磕在金砖上,带着哭腔:"陛下!宗室不宜轻动刀兵啊!瓦剌正盼着我朝内乱,若逼反代王旧部,九边防线必破!" 他膝行两步,想去拉皇帝的龙袍,却被侍卫拦住。

德佑帝突然抬手,龙纹袖口带起一阵风,将案上的盐引拓片吹得微微颤动:"朕信谢卿。" 三个字掷地有声,像巨石砸在冰面,震得大殿梁柱都仿佛嗡嗡作响。萧瀚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踉跄着后退半步,玉带的玉扣 "啪" 地撞在廊柱上,崩出个细小的缺口。

"传旨!" 皇帝的声音陡然提高,在大殿中回荡,"增大同、宣府、延绥三镇兵力各五千,调神机营火器三百架,由萧枫统筹,三日内开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脸色煞白的宗室,"命玄夜卫持尚方剑,彻查漠南代王旧部,凡与伪代王通信、私送盐引者,无论宗室勋贵,立捕三法司!"

最后一道旨意落在谢渊身上,皇帝的目光带着信任:"林缚为巡按副使,持大理寺识墨石巡查九边盐引,遇私通瓦剌者,先斩后奏,不必请旨!"

谢渊躬身领旨时,眼角余光瞥见皇帝悄悄将盐引拓片塞进龙袍袖中,拓片边缘的龙纹缺角,恰好对着宗室班列中那三位祖宅在蔚州的亲王 —— 他们此刻正低着头,袍角的褶皱里藏着掩不住的惊惶。

退朝的廊下,萧瀚拦住建渊,声音嘶哑如破锣:"谢大人真要赶尽杀绝?那些盐引不过是换了些漠北皮毛,何至于动兵戈?" 谢渊停下脚步,转身时晨光落在他眼底,亮得锐利:"王爷可知,那些盐引换的战马,此刻正拴在瓦剌的军营里?识墨石认的是硫黄墨,国法认的是通敌罪,王爷若怕牵连,不如先把赵忠交出来 —— 他的供词,比玉带更值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瀚望着谢渊手中的识墨石,石面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突然像被抽走了力气,瘫靠在廊柱上。风卷着殿外的落叶掠过,带着寒意 —— 这场由盐引掀起的风暴,终究要刮向藏在宗室阴影里的根须了。 萧枫的铁骑在狼山商栈外埋伏了三夜,第三夜的子时,终于等来伪代王的 "盐引转运队"。领队的是个独眼汉子,腰间挂着飞鹰纹令牌,与赵显的令牌一模一样。"动手!" 萧枫一声令下,铁骑如潮水般涌上前,刀剑碰撞的声响惊醒了狼山的夜。

踹开商栈地窖的石门时,三百箱盐引在火把下泛着靛青光泽,每道引票的钤印都是 "代王亲军司",龙纹缺左角的磨损处沾着漠北的沙砾 —— 林缚用识墨石刮下一点沙砾,与漠北戈壁的沙样比对,颗粒大小、成分比例完全一致。

"用识墨石验印!" 萧枫一声令下,亲兵将石面贴在钤印上,朱砂层下立刻显形出极细的飞鹰纹,第三趾缺角的暗记与赵显令牌分毫不差。商栈账册的 "领引者" 栏里,王林余党张迁的花押歪歪扭扭,起笔的顿点与盐引钤印的起笔如出一辙,玄夜卫的吏员用识墨石轻抹花押,显露出底下被掩盖的 "周明" 二字 —— 正是周显堂兄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