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以物换物(第2页)
范秋生也不恼,说:“老兄,这个猪仔一般是什么价钱买的?”
那个叫老集的后生扯了扯老鳖的衣服,示意他别讲。确实,这样的信息对于贩卖猪仔的人来讲,属于商业机密,不能随便告诉外人。
“老集,别担心,海宁县的小猪仔每年贩运40万头以上,这钱赚不完。再说了,他那身体,抢不了我们的生意。”老鳖倒是不在乎,“老弟,我告诉你啊,去买猪仔,先要找个靠谱的当地猪经纪,哪家农户有小猪仔,哪家农户的小猪仔可以卖了,猪经纪了如指掌。小猪仔的价格,如果论头,一般是10到25块钱;如果论斤,一般是6毛到9毛。到底什么价成交,就看你找的猪经纪厉不厉害了。”
“秋哥,秋哥——”外面传来王梦兰的声音。
三个房客马上转移了兴趣,朝门外看去。
门口,站着一个高挑姑娘,水灵灵的,招人喜爱。
他们又回头看了看范秋生,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老鳖哥,你们的小猪仔去哪里卖?”范秋生一边问,一边快速整理东西。
“龙兴县。”
“谢谢,老鳖哥,两位老兄,再见。” 范秋生随着王梦兰,下了二楼。
旅社里已经恢复正常,好像昨晚没发生过什么埋尸案。当然,104房的门紧锁,门上贴着封条。
在街边小摊吃了早餐,范秋生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带着王梦兰,去逛工农兵商场。
去商场,肯定是花钱,王梦兰不愿意,犟着不去。
范秋生急忙解释,说:“梦兰,我们买些南货回去,收鸡蛋的时候,可以顺便卖钱呢。”
王梦兰还是担心,说:“我们去卖,农户会要不啰?”
范秋生说:“我们的货比商店里的便宜,农户当然会要。梦兰,你别担心,这事我有把握。”
两趟小买卖,范秋生赚了不少,表现出了生意头脑,王梦兰已经认可了他的能力。见他有把握,她也就不再多说,默默地跟着。
留下42块钱本钱,范秋生将剩下的175元全买了香干子、盐之类的货物,装满了两背篓。
出商场的时候,大约是上午9点。
王梦兰不好意思,硬是出了城,才坐自行车横杠。两个人轮流骑车,往家里赶。到芙蓉镇的时候,他们又在包子铺,填饱了肚子,顺便买了四个肉包子。
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
一进家门,范母便迎出来,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说:“秋伢子,冬伢子考上大学了,这可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