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091 提篮子(第3页)
王梦兰抓住时机,手脚麻利地包好一大捧槟榔,笑容满面地递过去:“老板喜欢,那买点吧?一块钱,这么多,实惠!”
“嘿,原来你俩是卖槟榔的!”店老板恍然,笑着指了指他们,倒也爽快,掏出一块钱递给王梦兰,顺手接过了槟榔,“这上门服务,挺新鲜!”
范秋生赶紧接话:“唉,没办法,树下地方满了,不让吆喝,只能上门服务了。”
“这法子要得!要得!”店老板点头,“去其他店问问,总有人要的。开门做生意,图个新鲜吉利嘛!”
店老板的肯定和这第一笔“主动出击”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夫妻俩心头的阴霾。他们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立刻精神抖擞地走向下一家店铺。
“老板,新到的槟榔,提神醒脑,来点尝尝?”
“大姐,香烟便宜卖,跟供销社一个价,方便不?”
……
一家,两家,三家……出乎意料,这种主动上门的“推销”效果竟出奇的好。
或许是新鲜感,或许是夫妻俩脸上的诚恳和不易,或许是店老板们开门图个吉利的心态,槟榔和香烟竟成了抢手货。泡沫箱里的存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还没走完半条街的店铺,箱子就见了底!
看着空空如也的泡沫箱和口袋里鼓囊囊的毛票、零钱,范秋生和王梦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巨大的惊喜让他们浑身充满了力量。
“再去南门桥,多批点!”王梦兰当机立断,声音带着兴奋的颤抖。
时间就是金钱!
为了赶时间,他们奢侈地拦下了一辆“啪啪车”(三轮摩托)。马达轰鸣,载着他们和轻飘飘的泡沫箱,风驰电掣般驶向南门桥。不到半小时,一个来回。当再次回到下河街时,泡沫箱里已重新塞满了乌亮的槟榔和各色香烟。
这一天,范秋生夫妇的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212.5元。刨去成本,纯赚32.6元,这个数字如同惊雷在两人心中炸响。
范秋生飞快地心算:一个月就是978元,一年就是一万一千多,万元户……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仿佛突然被拉到了眼前,只需要三年,不,甚至更短。
接下来的日子,下河街的柏树荫和夜晚的光明电影院门口,成了范秋生夫妇固定的“战场”。
他们像两只勤劳的工蜂,白天扎根下河街的店铺区,晚上则活跃在电影院的人流中。他们也如同所有没有“执照”的小贩一样,练就了一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时刻警惕着制服身影的出现,随时准备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