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真的要发媳妇(第2页)
魏二牛理所当然地说,“当然啊!俺有媳妇了还转业做什么。俺娘叫俺回家找媳妇,在家过日子。俺媳妇要是在部队,俺娘就不叫俺回家了。”
很有道理啊!
农村人的道理就是这么简朴。
林小茹当即道,“好,这事我保证一个月内给你解决掉,怎么样?”
魏二牛说,“嫂子,你要说话算话啊,可不许诳俺!”
“必须的。”林小茹笑道。
李干想了想,说,“二牛,这样吧,你去军校把课程补回来,我给你安排到卫勤学院,那里女学员多,你自己也发展发展,双管齐下。”
林小茹忍不住翻白眼。
这偏向也太那什么了!
卫勤学院是什么学校?
卫生勤务学院,和地方和卫校一个意思,大部分都是女学员。魏二牛侦察兵出身,现在是警卫员,安排去陆军学院读侦察系也好,读军事警卫系也罢,都是对口的。
李干竟然为了让魏二牛泡妞,把他安排去风牛马不相及的卫勤学院!
这俩货太让林小茹无语了。
魏二牛听了李干的话,两眼发光,“真的嘛旅长!”
“珍珠都没这么真,小茹,安排他过去,今天就走。”李干说。
魏二牛担心起来,“旅长,俺要是走了,你这里怎么办?”
李干没好气地说,“你写转业申请的时候没想到过这个问题吗?行了,我让段鹏过来。”
“是!”魏二牛这才欢天喜地地去了。
等魏二牛走了之后,李干深思了起来。
部队干部骨干的婚姻问题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大问题,其他单位他管不了,但是他的干办,有几百号人,大多数是军官和士官,而且以适龄未婚青年居多。
干办内部消化是不允许的,同一单位的人结婚,必须要调离一人。
如此一来,就只能从外面想办法了。
找地方青年是比较理想的,实在不行,从其他单位里找。
部队鼓励适龄未婚军官找地方对象,这里面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将更多的人口纳入国家供养体系。
一名军官和地方对象结合,至少有三个家庭的生活是得到保障的,小家庭,男女双方父母,地方对象这一方的父母,尽管能享受到的待遇比较少,但依然是能够得到来自部队一方的待遇覆盖。
对于部队家属,既军人的对象,部队是负有安置工作的义务的,根据级别来确定。
此举为解决地方就业问题出了一份力。
可以这么说,部队的每一项规定和政策,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分析、反复考虑过之后制定的。
军人和军人之间结合的例子非常少,这是因为当前女军人的比例非常低,没有这种基础条件。
裁军整编后,伴随着的是军人待遇大幅提高、女兵征集比例持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军人成为了地方男女适龄未婚青年婚娶的首选。
李干写了一份文件,大概内容就是政工部门要加强官兵业余生活的安排,原则上,年满25周岁的官兵,可以向组织提交结婚申请。
大白话就是组织上经常组织军地青年联谊活动,你就自己找对象去吧,符合条件打报告上来,组织批准结婚。
人民内部问题解决了,李干继续投入舰载机高强度训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