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真的要发媳妇(第3页)

歼-15A的性能经受住了试飞测试,定型后,意味着这款飞机符合进入军队序列服役的标准。

试飞工作就是飞机服役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飞行员最后一道生命守护线。

该型机的大部分高难度试飞是李干完成的,飞机的可靠性也让他对211厂的印象有所改观。

反倒是拦阻系统在测试中出现了问题。

调查后发现,完全进口的美制拦阻系统的液压机构,在高寒地带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后,还是由李干进行首飞,测试改进后的拦阻系统是否达到了要求。

此时,海参崴已经进入了冬季,昼间最低气温是2°,距离第一场大雪已经为时不远。

还是风速风向都比较合适飞行的一天,李干驾驶01号歼-15A弹射起飞,重点环节在于拦阻降落。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大家都磨合得很好了,彼此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因为是陆基拦阻降落,不用担心飞过头了掉海里,大不了滑跑一段进行常规降落,或者加速后拉起复飞重新再来。

陆基模拟拦阻着舰降落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给飞行员真实的着舰感受。

飞行甲板是用线条画出来的,着舰跑道同样是线条约束出来的,在心理上,没有真实飞行甲板那么刺激。

飞行员也是人,在这样的模拟飞行甲板上着舰,会有这么个潜意识——失败了也无所谓,怎么都摔不了。

其实这种心理对训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航空教导旅的教员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心理层面的训练,想方设法让飞行员代入真实的飞行甲板环境来进行训练。

为此,李干首次引入了心理学专家,从地方院校特聘了几位很有水平的专家过来,成立心理咨询室,对飞行员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干预。

而且,他要明确要求卫勤院校要设立军事心理学专业,为部队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话说回来,由李干执行首次新型拦阻系统试飞工作,大家是很放心的,李干的飞行技术摆在那里。

在全球飞行员里,他是在现代空战中击落战果最多的飞行员,同时也是最好的试飞员。

此时,他做了两周绕圈飞行之后,迅速建立降落航线,机头对准了飞行甲板的降落跑道。

侧风很好,飞机的姿态非常稳定,接下来就看新型拦阻系统的表现了。

飞机的尾勾精准地挂住了第二道拦阻索,大家看到这一幕,都会心一笑。

在李干的上百次陆基拦阻着舰中,他挂住的都是第二道拦阻索,是唯一一人,技术之过硬,可见一斑。

拦阻系统强大的阻力能够在短短的两秒钟之内,把时速超过300公里的战机减少为0。

李干在这个极短的过程中,身体需要承受很大的过载,因此,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是要强于陆基飞机飞行员的。

和往常一样,李干在飞机速度迅速归零的时候,立即收回油门杆,让发动机推力归零,同时踩下刹车。

此时,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