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全都要
安24使用了4台p-18t涡扇发动机,每台推力23.4吨,总推力达到了93.6吨。
这使得该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405吨,比C-5的379吨多了26吨,后来改进的C-5m才超过安-124,达到了418吨。
安-124能搭载213吨燃油,按照每小时油耗10吨计算,满载燃油的情况下,能够进行21小时的飞行,转场距离高达16500公里。
所谓转场距离,即满载燃油不载货的情况下,飞机从A机场到B机场的最大距离。
这个飞机的方方面面性能非常适合东大的实际情况。
当前,就陆地领土而言,从最南边的琼岛到最北边的伯力省北部,直线距离长达5500公里。
如果从曾母暗沙算起,这个距离将会是惊人的7000公里!
没有一款长航程的大型运输机,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大一片国土的安全保卫需求。
如果全部用来搭载步兵部队的话,一架安-124就能塞进去三个满编连,这样的装载能力是非常有实用性的。
10架安-124就能投送30个连,也就是6个营的兵力,当然,这是纯步兵的数量。
哪怕是投送合成营,10架安-124也能拉着2个合成营飞出去四千多公里。
有了这种运输机,东大军队才具备全球投送能力。
另一时空经历过大地震的李干,非常清楚大型运输机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军事用途还是其他用途,都是不可替代的。
李干仔细考察了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厂的实际产能,他发现安-124的年产量绝对做不到年产20架,乌斯季诺夫的话水分很大。
他现场对乌斯季诺夫说,“你们的年产量不会超过5架,上将同志,考察团里包括我,都是行业里的专家。”
乌斯季诺夫没有丝毫的难为情,他笑道,“开足马力生产,年产量20架是能够做到的。”
李干不可置否地摇了摇头。
这是,乌斯季诺夫忽然说,“大型运输机我们还有伊尔-76,这个飞机也非常适合你们的需求。”
“其次,我们正在搞六发运输机,载重量250吨,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投入一笔钱,我们优先为你们生产。这个飞机已经进入制造阶段了。”
李干微微愣了一下,说,“安-225吗?”
“是的。”乌斯季诺夫没有否认,也没有意外。
安-224计划不是什么秘密,西方情报机构早就知道了。
李干笑着摇头,“安-225对我们来说性能过剩了,这个飞机对机场的要求太高,实际意义不大。”
简单地说,安-225就是安-124的放大版,增加两台发动机,机身尺寸更大,最大起飞重量高达64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什么都大!
这个飞机有三副油门杆,每一副油门杆控制两台发动机,在空载的情况下,哪怕只剩下两台发动机,也依然能够飞回机场。
老毛子搞安-225是为航天服务的,属于特种需求飞机。
安-124已经是完全够用的了,即便是老毛子,也就打算制造几架安-225,批量生产是不可能的。
乌斯季诺夫把李干当小白,忽悠他投钱进来,等到东西生产出来交付了,扫眼一看,我尼玛,国内能起降安-225的机场就那么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