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331章 国际论坛的邀请函·用数据说话(第3页)

她一页页翻着,发现每个中医理论点后都配了西医的对应解释:“肝主疏泄”旁附了心率变异性监测数据,标注“对应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脾主运化”收效率”。这些注释没有用西医否定中医,而是像在两种语言间架起了一座桥,让彼此能被看见、被理解。

“看来我得把这些数据揉进演讲稿里,”苏怀瑾的指尖停在老顾的血压波动曲线页,那条曲线从干预前的“断崖式下跌”变成后来的“平缓波动”,像一条重新找到平衡的河流,“不能只讲中医理论,要让他们看到,中医不是‘玄学’,是能被现代医学验证的实践科学。”

陆则衍正低头核对红景天数据的英文翻译,闻言抬眼,正好对上她的目光。他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鼻梁上架着的金丝眼镜反射着窗外的光,那份专注像他实验室里的高倍显微镜——总能精准捕捉到最关键的细节。

“需要帮忙模拟问答环节吗?”他忽然笑了,眼里的光柔和下来,“我可以扮演最挑剔的西医专家,比如——‘如何证明中药的作用不是安慰剂效应’,或者‘茶包调理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苏怀瑾握着咖啡杯的手指紧了紧,杯壁的温度顺着掌心蔓延开来。她看着文件夹里那些交织着中医典籍与西医数据的资料,忽然觉得,这封来自瑞士的邀请函,不仅是一场演讲的邀约,更是一次对话的机会——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让中医的智慧,通过数据的语言,被更多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