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356章 守旧派的“转变”·老专家的推荐(第3页)

苏怀瑾看到博客时,祖父正在药圃里翻土。老人手里的锄头顿了顿,指着畦里的当归苗笑:“王老头啊,就是被书本捆住了。你看这当归,在甘肃岷县要松针遮阴,到了南方就得搭棚子挡雨——地方不同,法子就得变,方子不也一样?”

他直起身,看着苏怀瑾手里的手机屏幕:“他不是被书说服了,是被孩子的笑脸说服了。行医一辈子,到最后才明白:能让患者舒服、愿意坚持的方子,就是好方子,管它是不是和古方一模一样。”

那天下午,王教授收到个快递,是苏怀瑾寄来的新茶包——柴胡6g、陈皮5g、玫瑰花3g,标签上写“疏肝解郁,适合案头工作者”。附了张便签:“王教授,您上次说‘看文献久了总头疼’,这个代茶饮可以试试——也算‘因时制宜’的小尝试。”

老人捏着茶包笑了,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伤寒论》扉页写的“医道贵专”,现在觉得该加一句“更贵活”。他把茶包放进保温杯,看着水慢慢变成淡褐色,忽然想:或许下次学术会议,该主动找苏怀瑾聊聊“古方怎么改才对味”。

窗外的文竹又被风吹动,影子落在《岐黄手记》上,像给“守正创新”四个字,轻轻盖了个印章。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岐黄手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