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372章 初试现场·认药的硬核考核(第3页)

“这孩子怎么认出土三七的?”祖父抬头看向正在收拾文具的小棠,她正把掉在地上的橡皮捡起来,动作很轻。

“可能是真吃过苦。”苏怀瑾想起报名表上的备注,起身朝小棠招手,“你过来。”

小棠攥着答题纸走过来,指节捏得发白,站在石凳前,像株刚浇过水的紫苏,有点怯却透着精神。“为什么愿意花3年学认药?”苏怀瑾问,“很多人觉得这太慢了,不如直接学开方。”

“不慢。”小棠的声音很轻,却没打磕巴,“我奶奶有类风湿,疼得厉害时连筷子都拿不住。吃西药胃总反酸,每次喝完都抱着枕头哭。我想给她开副好方子,可要是连药材真假都分不清,方子再好,抓来的是硫磺枸杞、伪天麻,又有什么用?”

她抬头时,眼里像落了星星:“瑾姐,您视频里说‘药材是方子的骨头’,骨头要是假的,身子怎么能结实?3年认药,是给骨头打基础,不冤。”

祖父在竹椅上听得清楚,悄悄对苏怀瑾说:“你看她眼神,亮得像能照见人心。认药先认心,她这心,比认对所有药材还金贵——已经及格了。”

最终通过初试的有12人,小棠是年纪最小的。离开时,她回头望了眼药圃里的当归苗,叶片在风里轻轻摇,像在跟她打招呼。她攥紧了手里的答题纸,心里忽然有了个念头:以后要把每种药材的“脾气”都记牢,就像记住奶奶疼时的表情那样——因为她知道,这些认准的药材,将来或许能变成让奶奶不疼的方子。

青石板路上的露水渐渐干了,阳光落在空荡的长条桌上,玻璃皿里的药材还散发着淡淡的香。苏怀瑾望着小棠的背影,忽然想起祖父带她认药的那个清晨——原来传承就是这样,从一双捏药的手,传到另一双捏药的手,从一颗记药的心,传到另一颗记药的心,稳稳的,像青石板路那样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