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首次抄方·小棠的失误与成长
诊室里的当归香还没散,小棠攥着毛笔的手心已经沁出了汗。这是她第一次跟苏怀瑾抄方,砚台里的墨被她磨得太浓,笔尖悬在处方笺上方,半天落不下去——像举着根千斤重的针。
“别紧张,就像平时记药笔记那样。”苏怀瑾正在给对面的老人搭脉,指尖搭在腕上,声音稳得像静水,“老人家脉象沉缓,感冒初愈,气虚乏力,得用点温补的。”
小棠赶紧把耳朵竖起来,眼睛盯着苏怀瑾的唇。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说话时总咳两声,咳完就叹口气:“苏医生,我这嗓子倒不疼了,就是浑身没劲儿,粥都不想喝,像掉了魂似的。”
“是正气亏了。”苏怀瑾收回手,目光落在药柜上,“给您开个小方子,调调脾胃,气足了就想吃东西了。”她报药名时语速不快,每个字都清透:“炙甘草3g,茯苓10g,炒山药15g……”
“炙甘草”三个字刚落,小棠的笔尖“啪”地落在纸上。她太紧张了,手腕一抖,“炙”字最上面的点没沾上墨,变成了“生甘草”。写完才发现,笔尖的墨在纸上晕开个小团,像颗没长好的痘。
她的心“咯噔”一下,脸瞬间热起来,赶紧想换张纸,却被苏怀瑾按住了手。“先别急着改。”苏怀瑾对老人笑了笑,“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让药工取点药材。”
转身时,她没看小棠,只对药工说:“取生甘草和炙甘草各一小片,用白瓷盘装来。”
小棠的手指绞着袖口,低头盯着处方笺上那个缺了点的“生”字,像看到个扎眼的错字。她想起拜师时祖父说的“药要真”——这字写错了,药就错了,哪来的真?
瓷盘很快放在桌上。左边的生甘草是淡棕色,断面发脆,边缘带着点须;右边的炙甘草颜色深些,是蜜色的,断面软润,还沾着点细密的蜜丝。
“尝尝。”苏怀瑾把盘子推到小棠面前,“先尝生的。”
小棠捏起生甘草,指尖刚碰到就觉得硬。放进嘴里嚼了两下,先是微苦,咽下去时喉咙里像卡了点沙子,涩得她皱起眉——像喝了没泡开的凉茶,一点都不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