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385章 海外华人的“云问诊”(第3页)
苏怀瑾后来建了个“海外用户群”,让小棠当管理员。小棠每天早上会发“时差煎药提醒”,表格里列着各个时区的服药时间:“伦敦(gmt+1):当地时间20:00(对应北京时间凌晨3:00,刚好睡前)”“温哥华(gmt-8):当地时间18:00(对应北京时间10:00,早餐后)”。群文件里还有师兄翻译的药材英文说明,“danshen=salvia iltiorrhiza,for blood circution”“Baishu=Atractylodes acrocepha,for strengtheng spleen”,方便过海关时解释。
有天深夜,群里突然弹出条消息,是伦敦的华人医生周先生:“刚收到你们寄的当归,断面的油点像星星,闻着有股甜香——这边买的当归总带霉味,患者总说‘药不对’。上周用你们寄的当归开方,一个阿姨说‘喝完身上暖,像小时候在南京喝的味道’。”
苏怀瑾看着消息,指尖划过屏幕上的世界地图,洛杉矶、纽约、温哥华的坐标被她用红笔圈了圈。窗外的月光落在案头的当归上,断面的油点在暗处闪着光,像把星星揉碎了撒在里面。她忽然想起祖父说的“当归当归,能引血归经,也能引人心归家”——原来这味药真的能跨越山海,让海外的人尝到熟悉的香,想起故乡的味。
第二天,小棠在群里发了张照片:甘肃基地的老杨正蹲在当归田里,手里举着块刚挖的当归,背景是漫山的松针。配文是老杨让她写的:“今年的当归长得好,油点足,你们要多少,我让药农挑最好的寄。”
评论区里,李女士发了张女儿的照片,小姑娘举着颗苹果,笑得眉眼弯弯:“今天主动要吃蒸山药,说‘像姐姐寄的药一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