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207章 我国封建社会~南北朝时期21

范缜的主要着作 《神灭论》

译文(参考)—2):

(第六段)

问:圣人的形体与凡人的形体没有什么不同,而却有凡人与圣人的区别,由此知道了形体与精神是相分离的。

答:不然,洁净明亮的铜镜能照见人,而含有杂质的铜镜却照不见人。能照见人的铜镜会有照不见人的杂质吗?又哪有圣人的精神寄居在凡人的器官里?也没有凡人的精神寄托在圣人的形体里。

传说尧的眉毛象“八”字,而有光彩,舜的眼睛有两个重叠的瞳孔,有尧、舜的面容(外貌);传说黄帝的前额隆起象龙颜,舜的狱官皋陶的口形象马嘴;这些都是形体外表的不同。

传说殷纣王的叔父比干的心,七窍并列,伯约(三国时蜀的大将姜维)的胆有拳头那样大;这些是心器的不同。

所以知道“圣人”是特殊的,常和普通人不一样;不但他的道德超越于众人,就是他的形体也不同于一般人;你说“凡人”和“圣人”的形体一样,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问:孔子说圣人的形体必然不同于凡人,敢问阳货(春秋时鲁国人)的外貌与孔丘很相似;项羽的眼睛和舜一样,也有两个瞳孔;舜、项、孔、阳的智异而形同,其原因是什么呢?

答:珉象玉而不是玉,鶋象凤而不是凤,物确实是这样,人也应该是这样。项羽、阳货的相貌和舜、孔丘相似,而实际不同;他们的内部器官不一样,虽然形貌相似,也是没有用处的。

问:普通人与“圣人”有差别,形体和器官不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圣人”既是各方面都完善到了极点的人,按道理他们不应该再有两样了。

但是,孔丘和周公旦相貌不同,商汤王和周文王形状也两样,可见精神不依赖于形体,就更加明白了。

答:圣人与圣人相同,是由于他们的心器相同,但是形体不必一样。这就好像骏马的毛色不同,却都同样可以跑得快,玉的颜色不同,却都可以是美玉。

晋棘、楚和(两种珍贵的玉璧),价值连城,骅骝、盗骊(两种骏马),都可行致千里。

【第六段要点:范缜认为人有“凡”、“圣”的差别,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器官不同。用先天的生理器官的不同,解释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七段)

问:形体和精神是分不开的,已经知道了。形体死去精神也就熄灭了,道理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