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竟有如此差别(第2页)
至于小孩,叫做弱肩膀。
小孩力气不大,但是精力旺盛,可以承担各种繁琐的腿脚活计。
比如孩子能够不厌其烦地去赶鸟。
或者是跑来跑去传递消息、放哨等等。
这些人力分配方法在行军时自然也能用上。
很快。
张文远便在携带的家眷之中组织起了一支人数三百多、由青壮年妇女和少数青壮年男子为主的护卫队伍。
这些人拿上简单的长枪短矛。
在行军时居然看起来挺有战斗力。
张文远并不是要他们去打仗。
而是靠这些持武器的家眷维持队伍中的纪律。
小孩子则被叫在一起,走在队伍最中央。
既防止孩子跑来跑去出危险,更重要的则是让家长们省去了看孩子所耗费的大量精力。
而这些家长被调动出来,分班分组负责拉板车、扛托众人的行李。
剩下的人既不需管行李也不需要管孩子,被要求力所能及的扛了些辎重。
一番调配之后。
朱仝和武松看着眼前的队伍,满眼惊喜。
原本这一千多百姓不但走得缓慢。
还是土兵和选锋队行军的负担。
兵士需要调用驼马给他们运东西,还要分派一百多人护卫队伍的安全、维持行动纪律
百姓们走得也是怨声载道。
毕竟高强度的行军加上这么紧张的氛围。
还要求百姓们不许停留、不许拖延。
对于这群百姓来说也着实是有压力。
孩子哭、老人骂,大家走得心里都有火。
而经过张文远一番分派。
现在这一千多百姓。
不光不需要老营兵和选锋队的护卫,甚至还能够帮老营兵和选锋队携带辎重补给。
而且大多数人所拿的行李都轻便起来。
行军队伍恐怕能快上一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
在这些百姓能够有组织地自己行军之后。
选锋队和老营兵的两百多人都可以成建制地前进。
在战场之上。
军队的编制维持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百个被什伍、都头看管着的成建制前进的士兵所发挥的战斗力。
和一百个散散乱乱、彼此连消息都要花大量时间去传递、行动都不能整齐划一的士兵。
那战斗力可是完全两个层次的。
张文远一笑。
朱仝所看出的仅仅是行军之时,百姓被组织起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