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竟有如此差别

队伍停下。 老营兵和选锋队的人正好休息。

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

看着朱仝在家眷老幼之间忙碌着。

不一会儿。

张文远也赶到朱仝身边,插着腰指挥。

一个老营兵好奇地问身旁人:“你们说张县尉这是在干啥?”

“这时候不着急赶路,若是济州府的官兵追上来,咱们可都走不了。”

张文远的威望还是足够的。

有个土兵说道:“别瞎说,咱县尉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怎会若让我等冒险,他定有主意。叫家眷们停下,肯定是有他的打算。”

正说着时。

就见随行的家眷中开始忙碌起来。

这些出城的百姓里,有些人是带着车的。

虽然没有多少牲口,但人力拖拉的板车也还有几辆。

随行家眷们便将自己的行李一样一样放上板车。

那些个被选出来的耆老在这时便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人都是年老、细心且有威望者。

张文远让他们每人负责几十户人家的行李。

把这些行李全都记清楚。

老人最是珍惜物力,自己平时活的就计较,此时有了权力更是热心无比。

连一个鸡毛掸子、一件衣服都看过记下。

见到耆老们如此负责,众百姓也都放心将行李集中在一起。

不一会儿。

百姓们原本背着的大包小包便都堆到了板车上。

老营兵们见这场面也是眼前一亮。

“县尉果然有办法。”

“原本看起来乱哄哄、扶老携幼的队伍居然整齐了这么多,接下来行路速度便能快起来了。”

刚才大家走路之时,因为带着的百姓麻烦事太多,行动速度非常缓慢。

就连百姓们自己推着独轮车去赶集走路的速度,都比这大队人马前进要快。

这让许多老营兵和选锋队成员忧心忡忡。

生怕耽误了时间,和济州府的官兵撞个正着。

真打起来,家眷们跑得这么慢,逃都逃不掉。

张文远又让这些老者在自己管理的老弱妇孺中选派人手。

古代农村对于劳动力也有成熟的标准。

年龄六十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男子叫做大肩膀,可以干各种体力活。

而此年龄段的女子叫做小肩膀。

没有办法承担需要肩挑手扛的重活,但是可以做一些细心的腿脚活计。

不能够拖拽重物,但有了扁担之后挑担子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