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反复推敲(第2页)
这些黑白照片的拍摄手法很是粗糙,毕竟相机在这个时代还属于新鲜物件,行动组的这些人没有几个能摆弄明白的。
如果隔壁的房间也有同样的检修口,且顶棚之上都是相通的,只要有人将检修口打开,一只猫完全可以穿梭于两个房间之间。
现在有了527房间顶棚上的猫爪印作为佐证,完全可以确定沈哲溪就是替“鹞子”传递情报的交通员。
既然排除了“鹞子”,熟悉临城和湖边村饭店的便是沈哲溪了。
第七,在微服私访宝成钱庄的时候,那个要饭的老叫子神叨叨的,老是去宝成钱庄大门口大喊大叫,会不会和“鹞子”有些关系
其余的疑点也不是没有,方如今只是简单地列了一下,但都不如前面七个那么重要。
可是他明明记得,当时自己验看过床铺,床铺之上一尘不染,自己当时还以为“鹞子”是个极爱整洁之人呢
方如今做事一向谨慎,最后又将这份分析报告从头到尾扫了一遍,尤其是对上述六个疑点仔细推敲一番,但是在思路上依然没有明显的进展,只得暂时放弃。
从最终造成的后果来看,这个人极有可能故意抛出盗墓贼的线索,将警察局的人引到一壶春来,从而破坏这次情报交易。
只剩下另一个答案了,自然是说明530有通幽之处。
不管怎么说,到此为止,整件案子是有了重大进展。
第一,保险柜的密码。
如果是纯属巧合,显然是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意义。
连续几天没日没夜的加班,令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可此时此刻他却丝毫不知疲倦。
楼下恰好是几株大树,树上栖鸟突受惊吓,扑棱棱振翅仓皇飞走,一时间树叶、羽毛纷纷飘落。
而从正门进入的可能性更是不存在,530的房间只有工作人员送餐以及“鹞子”偶尔的几次出入才会打开,而负责监视他的特工很明确地说,他们没有看到过猫。
方如今拿起一张张的现场相片在放大镜下仔细地翻看,相片里面往往有种种细节,但这些细节却以各种面目隐藏起来,让人无法触碰真相。
恰好当天负责接待的侍应生值夜班,据侍应生回忆,沈哲溪入住时只是提了一个小行李箱,并没有看到猫。
又将几处不妥之处稍作修改,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忍不住心潮澎湃。
周新刚这帮警察纯属是被利用了。
妙啊,看来这个“鹞子”还真不是一般人。
通过特工们的陈述,方如今了解到,他们进入现场之后,立即对现场进行了拍照,随后又对房间内进行了细致搜查,而床单上的印记很有可能就是在搜查之时不小心擦掉的。
方如今仔细回忆,他忽然想起,卫生间的顶棚上有检修口。
但是,他也很清楚,这取决和受制于行动队员们的现场勘查水平,能否有收获很难说。
这是目前最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是到目前为止,方如今却没有一点思路。
反之,情报交易的时间是早就定好的,但周新刚得到文物交易的时间在后,如果说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那打报警电话的人,多半会跟“鹞子”案有关,这个人知道情报交易的时间。
否则,自己非得被这件事逼疯。
第二,沈哲溪的真实身份,以及他跟“鹞子”的关系。
那日和王韦忠一起勘察现场之时并未发现有此印记。
听起来似乎有些滑稽。
方如今推测,两人应该在“鹞子”入住的当晚便完成了情报的交接,沈哲溪将情报存放在大兴银行公库的保险柜中,随后回来将钥匙传递给“鹞子”。
那么,这个通幽之处会是在哪里呢
纸上密密麻麻,满是令人头晕目眩的钢笔楷书,和一些简笔画示意图。
并且,各个客房卫生间顶棚上都有类似的检修口,且上面是相通的。
自己绞尽脑汁要找的交通员,竟然是一只猫。
而张鑫华提供的档案资料显示“鹞子”并未在临城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