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怪人 作品

第240章 苏知青你马甲掉了1(第3页)

农场知青每月能拿到三十多元的固定工资,衣食无忧。

虽然远离家乡,劳动条件艰苦,但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从1972年开始,大部分农场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如病退、困退、上学、转插、调动)离开农场。

然而,仍有约20%至40%的人直到1978年大批返城才开始离开农场。

其中一些人已在农场结婚生子,全家一起返城。

知青间结婚的夫妇,双方都可以带着孩子一同回城,享受家庭的幸福。

与当地居民结婚的知青,只有本人可以回城,另一方及孩子则不能随行。

如果本人是男性知青,只能独自回城,而配偶和子女需留下。

相反,如果是女性知青,本人可以离开,并且可以选择带孩子回城,而男方则必须留下。

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限制。

知青下乡是一项国家政策,因此知青回城也需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政策,户口是控制人口流动的主要手段。

知青下乡后,户口也随之迁到了农村,想要回城,需要重新办理户口手续,这需要时间和程序。

部分知青无法返城的主要原因包括政策限制、城市就业压力、户籍制度约束以及个人婚姻状况等历史性因素。

具体而言,1978年后虽然国家逐步放开返城政策,但受政策执行差异、城市承载力不足及制度性障碍影响,仍有知青因政策限制、户籍转换困难、婚姻家庭牵绊等原因滞留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