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语话 作品

第22章 北平枪声(五)(第2页)

学经营的日子更像在刀尖上走。背商路图时,哪条道上有山匪、哪个驿站能补给,记错一个地名就得抄十遍;算账目时,一文钱的出入都得翻来覆去查,赫黄旗常说:

“大车店的账,比豆腐还细,差一丝一毫,砸的是东家的招牌!”

有回一个姑娘算错了骆驼的脚钱,被他把算盘“哐当”扔在桌上:“连个账都算不清,将来客人用假银子糊弄你,你都得笑着接!”罚她守着油灯核对三天账目,眼睛熬得通红。

那根枣木棍子,是训练营里的“规矩”。真打起来毫不含糊,打在身上“砰砰”响,皮开肉绽是常事。

张晓兰每次经过账房,都忍不住瞟一眼那根油亮的枣木棍子。

她见过同伴挨打的模样,也听过那一声声闷响,夜里常吓得惊醒。

为了不挨揍,她学劈刺时宁愿胳膊肿得像馒头,也不敢少练一下;记商路时把地名写在布条上,系在手腕上随时看;给牲口拌料时,更是一勺盐都要仔细称过。

日子久了,竟真的没犯过什么错,那棍子始终没落在她身上,可心里的敬畏,却一天比一天重。

在这数九寒冬,训练营的日子更难熬了……

天寒地冻的,骡马呼出的白气能冻成冰碴子,人站在外面片刻,睫毛上就结满霜花。

可赫黄旗的训练半点不松,反而加了量——军事上要练雪地潜伏,趴在没膝的积雪里,一动不许动,谁的身子稍微拱了拱,他手里的鞭子就隔着雪抽过去,力道不减半分:

“敌人在热炕头喝酒时,你冻成冰棍也得憋着!”

学照料牲口时,更得跟冻僵的手指较劲。给骆驼钉掌,锤子握不稳就砸在自己手上,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敢停;给骡马喂料,得把冻成硬块的豆饼敲碎,再掺上温水拌匀,赫黄旗在旁边盯着,谁的料里水多了少了,他抓起一把就朝人脸上扬:

“牲口吃不好,拉车时能把你掀进沟里!”

家法也跟着添了新规矩……

有回一个后生给大车挂防滑链时偷了懒,链条没扣紧,模拟运输时“哗啦”散了架,赫黄旗当即让人把他拖到院子里。

让两个壮实的学员架着他,赫黄旗亲自操棍,一棍子下去,后生的棉裤就裂开了缝:

“冻掉耳朵也得把链子扣牢!真到了冰道上,这一下能让整个马队连人带货滚进江里!”

三十棍子打完,后生的腿已经肿得站不住,却被赫黄旗逼着瘸着腿把防滑链重新扣了十遍,直到指节冻得发紫才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