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第2页)

十三世纪,是属于大蒙古帝国的时代。蒙古铁骑凭借三次西征的赫赫战功,先后在中亚、西亚地区建立起窝阔台、察合台、伊尔、钦察四大汗国,其中盘踞中亚核心地带的便是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

随着大蒙古帝国的势力通过西征深入伊斯兰教传统势力范围,成吉思汗留在中亚的子孙们——尤其是察合台、窝阔台两系的后裔,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伊斯兰教的文化包围中。

他们统治的疆域内,波斯人、突厥人多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与经文的影响无处不在。久而久之,这些蒙古贵族为了稳固统治、争取当地宗教势力支持,逐渐放弃了传统的萨满信仰,从通婚到日常习俗皆向伊斯兰文化靠拢,最终实现了完全的伊斯兰化。

这种转变使得中亚的蒙古汗国在文化认同上与漠北的蒙古本部渐行渐远,也为后来帖木儿以伊斯兰教为旗帜整合中亚势力埋下了伏笔——当蒙古贵族自身已成为伊斯兰信徒,“捍卫信仰”便成了比“黄金家族血脉”更易凝聚人心的纽带。

死瘸子帖木儿正是以穆斯林统治者的头衔——“苏丹”自称,在西察合台汗国的旧土上建立起帖木儿王朝。他虽在形式上保留了蒙古部落传统的“扎撒”习俗,比如议事时仍沿用忽里勒台大会的仪式,对功勋贵族分封采邑时也参照蒙古旧制,但这不过是维系统治的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