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君临夷播海,佳人来访(第3页)
一路之上百姓献食,守军献城,大小官员纷纷拜服。
他不仅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而且加入到他麾下的西戎兵马是越来越多。
一直到伊犁河注入的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西,方才形势突变。
慕容护的弟弟慕容济成为新国主。
拥立他的是西戎名将拓跋褚。
赵安听圣姑提起过这个人,对他颇为了解。
他年少成名,在和西域数国交战时屡战屡胜,又曾大破大靖兵马,和鞑子也是打得有来有往,不分伯仲。
只是后来激流勇退,再也不过问国事。
这一转眼都十几年过去了。
没想到他竟突然出山了。
西戎西北的各方势力也是立即跟着他一起拥立慕容济。
慕容济倒是一改他哥哥的残暴之风,张榜安民,快速平息了西北乱局。
不过依旧仰仗鞑子。
如今西戎境内的鞑子都被调动到夷播海以西,对阵赵安的最前线。
拓跋褚的三个儿子也来了。
西戎有着“麒麟九子”之说。
拓跋褚有九个儿子,传闻皆是人中龙凤。
这么一看,他极有可能是在给自己的儿子铺路。
一个西戎将军也看出了这一点,痛惜道:“王爷,他这是要晚年不保啊!他若是赶走鞑子,自己登上国主之位,还算条汉子,现在算什么?”
“不过是和慕容护一样的鞑子走狗罢了!这西戎就是改姓拓跋又如何?他注定会遗臭万年!”
“这是他的选择。”
赵安冷声道:“既然他们非要和鞑子绑在一起,那么本王便一并给灭了便是!”
只是现在不宜再往西北打了。
阻力大增倒是其次,稍有差池便会影响东面的大好局面。
他又开始苟了。
安置百姓,操练兵马,并且构筑防线。
一个多月后,都春暖大地了,他也未曾和两国联军再打一仗。
他们也是怕他,并未挑起战端。
杨无咎赶来了。
他冲着赵安道:“王爷,如今伊犁谷地和准噶盆地皆已归于你的治下,投靠的百姓也都安置妥当。”
“而且投靠你的西戎兵马和新加入的青壮已达十五万!咱们这又扩军了十五万啊!好在疆土也是空前广袤,养得起这么多的兵马!”
听他这么说,赵安大致估算了一下。
现在西戎三分之一的疆土都在他的治下,面积相当于九个燕云十六州那么大。
他原本只是想割鞑子的肉,谁曾想西戎突发政变,国主又希望他能够救西戎的百姓于水火,他自己也有确保丝绸之路再也不会被切断的刚需,结果没费多大劲,夷播海都在他的治下了……
可惜国主的一众儿子多被慕容护所杀,他到目前也只是找到一人,派人送去铁门堡和圣姑团聚了。
他看向杨无咎道:“杨老,接下来坐镇夷播海的重任可就交给你了,你还要继续加派人手去寻国主之子,我得去打鞑子了!”
杨无咎点头道:“王爷放心,末将必会办妥。”
“咱们就此别过!”
赵安带着一支兵马直奔准噶盆地,来到冲霄关前。
冲霄关是鞑子穿越金山的主要路径,曾经和三阳关齐名,一直掌握在鞑子的手里。
鞑靼历任可汗让人不断开凿,它眼下已可容四十匹马并行。
只是关隘依山而建,十分险固。
赵家军想要穿过金山,从西往东打鞑子,继而彻底拿下燕然山和金山之间的广袤土地,此关是非破不可的。
钟玉早已聚集了众多兵马,并且囤积了足够多的弩箭和火器。
她郑重其事道:“安哥哥,只要你一声令下,咱们现在就可以攻打冲霄关!”
赵安刚要摆手,几十辆马车疾驰而来。
而且每一辆似乎都携着奇异的香风,让人神魂颠倒。
钟玉也闻到了,有些贪婪地抽了好几下琼鼻道:“安哥哥,你闻到没有,好香啊!”
赵安屏气凝神道:“宝马雕车香满路,看来是有佳人来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