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九道 作品

第417 章 京营大比武

如今,京营已被江宁陆续派出十几万兵马。其中,10万兵马先后由何可纲和满桂率领,出兵塞外收复河套平原。

5万兵马则被秦良玉与邓文明带领,去清查北方卫所军田。

还有数万兵马被江宁派去协助百姓耕种军田。

如此一来,京营如今尚余十几万人马。

江宁深知,若一味对这些将士采取高压训练,长此以往,士兵必定难以承受。

于是,他前前后后招募了许多有功名在身的文人进入军中,担任基层军官。

这些文人不仅教普通将士读书识字,还会在闲暇之时给将士们说书唱戏,极大地丰富了士兵们原本枯燥的生活。

就连军中的军医,江宁也从民间招募了不少,利用空闲时间传授将士们医学知识,确保他们日后在战场上能够实现自救或救助战友。

为进一步鼓舞士气,江宁还为京营将士制定了一系列荣耀制度,以此增强将士们的荣耀感与使命感,让他们明白为何而战。

江宁明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单纯依靠高压军法练兵。

毕竟,以前的制度不完善,将士们的战力直接和军饷挂钩,军饷充足,战力拉满,军饷不足,战力清零。

当然,江宁并非只是一味画饼,而是实实在在给予了将士们诸多福利。

就拿今日五军左卫的全军大比武来说,凡是成绩优异者,不仅能获得全军表扬与荣誉称号,还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另外还会得到一笔丰厚赏金。

正是在这种恩威并施,即“大棒加红枣”的双重政策之下,京营士兵在短短两年内,战力实现了直线飙升。

随后,江宁领着朱由检和老魏巡视了士兵营房。

看到营房内整齐有序的内务,朱由检和老魏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

老魏满脸疑惑地问:“侯爷,行军打仗有必要让将士们搞这些看似无用的事吗?”

江宁耐心解释道:“魏公公,良好的内务可是一名士兵具备良好军事素养的体现,同时,它还能锻炼士兵的自我管控能力。”

接着,江宁又向老魏和朱由检详细讲解了如今五军营与其他几营的不同之处。

要知道,五军营如今满编9万人,分为左、中、右三卫,每卫下辖3万人马。

与此同时,这三万人马又被细致地划分为十个千户,每个千户下辖三千兵马。

每个千户再进一步分为十个百户,每个百户统领三百兵马。

而每个百户之下又分为三个总旗,每个总旗管辖一百人。每个总旗下设三名小旗,每个小旗管辖三十三人。

小旗下辖三名校尉,每名校尉管辖十人。

在人员配置上,江宁借鉴了后世的“三三制”模式,从全方位提升整体军队的军事素养与作战实力。

不仅如此,江宁还对军事人员的职能进行了调整与划分。

在百户以上的军事主官中,为每位主官配备两名副手,分别是参军和参事。

参军的职责类似于后世军队中的参谋长,主要负责出谋划策,协助军事主官制定作战计划等相关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军事谋略与规划能力。

参事则如同后世军队中的政委,主要负责军队人员的思想工作,士兵的日常生活,确保士兵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