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九道 作品

第417 章 京营大比武(第2页)

对于这两类人员,有着严格的任职要求。

参军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更需具备亲身参与作战的经验,才能胜任此职。

参事的要求相对而言稍低一些,但目前京营各级军事单位中的参事,大多拥有秀才功名,可谓是弃笔从戎,投身军旅。

而参军一职,则是通过武举选拔,挑选那些文化水平较高且策论成绩优异者来担任。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系列军事改革,江宁甚至不惜对武将品级进行了一次全面大调整。

如今,五军都督府中,左都督为正一品,右都督为从一品。

都督同知为正二品,都督佥事为从二品。

都指挥使为正三品,都指挥同知和都指挥佥事为从三品。

指挥使为正四品,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为从四品。

千户和镇抚使为正五品,副千户为从五品。

百户为正六品,总旗为正七品,小旗为正八品,校尉为正九品。

千户以下的军官,可依据军功大小进行晋升。

而千户以上的军官,若想晋升,除了要有显著军功,还必须通过五军都督府组织的各方面严格考核才行。

另外,江宁将镇抚使的职能明确为军法纠察,镇抚使及其下辖人员统一归五军都督府管理,以确保军队纪律的严明与执法的公正。

原本江宁计划全面参考后世军制进行整编,但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大明朝的社会主体思想以及个人价值观与后世差异巨大。

完全照搬后世军制并不现实。现有的制度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却是最符合大明当前国情的选择。此外,考虑到实际作战与日常训练的便利性,士兵们除了在大军出征以及检阅军队时身着甲胄,其余时间主要穿着制式短袍劲装进行操练。

为了进一步明晰军队的组织架构,江宁还引入后世军衔制度的理念,设计了臂章、肩章和胸章,通过这些标识来清楚地表明士兵所属部队、兵种划分以及军官等级。

江宁介绍完这一系列全面而细致的军事改革举措后,老魏和朱由检听得瞠目结舌。

老魏身为太监,本身没多少文化,平日里除了积德行善,刷功德,对军队只是单纯觉得好奇,倒没有什么其它想法。

但朱由检就不同了,如今他不仅是老朱家话事人,还替朱由校掌管着三万三千人的皇明卫,因此对江宁讲述的内容,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最后,朱由检面带疑惑地开口问道:“二哥,将士们平日里不穿盔甲训练,这样能行么?

万一打起仗来,穿上盔甲跑都跑不动,该咋办?”

江宁笑了笑,朝孙传庭使了个眼色。

孙传庭心领神会,立刻解下自己的护臂和腿绑。

朱由检上前查看,不禁惊呼道:“这玩意儿怎么这么重啊?”

孙传庭笑着解释:“殿下,这护臂和腿绑是侯爷专门设计的,里面都加了铅块,重量可比盔甲重多了。

此外,还有特制的沙袋和沙衣,用来增强士兵们的负重和耐力。”

说着,他从护臂中抽出一块铅板,继续说道,“殿下,将士们训练时穿上这种特制的护臂、腿绑和沙衣,然后逐步增加铅块和沙袋的重量,就能有效提升负重能力和持久力,还能减少对盔甲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