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找人
宋妙心念微动,便多问了几句。
原来那老妪家里两儿一女,小儿子死得早,小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个女囡囡,由长子同长媳一道帮着拉扯。
因要赚钱糊口,老大便外出做了货郎,在走村串镇,南货北卖,虽说辛苦些,赚的又是小钱,勉强也能养家。
长子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家里事情多半就是长媳帮着打理,田地也由婆媳两个种。
“我那媳妇是个极好的,手脚利落,只是可怜,嫁进我们家,福气也没享到两天,就一直操持劳碌,帮着养老二女儿,也从没二话,而今说病就病,郎中开了好些药,吃了都不好。”
“近来雨水多,我那儿子出去卖货,迟了好些天没回来,眼见家里银钱不凑手,我就把种的东西拿出来卖一卖,得一点钱是一点钱,好歹替她去镇上问个好大夫捡药。”
宋妙听这老妪说话,观感颇佳,便道:“我里头叫了一壶茶,多一人喝、少一人喝,左右钱都一样,老人家不如进去坐坐,躲了雨再说。”
那老妪连忙推辞。
宋妙便笑道:“怎么这般客气,出门在外,谁人不是互相照应?哪日有生客来了家里躲雨,婆婆难道还不给一盏水喝?”
老妪急道:“那不能的!”
宋妙又道:“我看你这蒜叶、水芹都挺好,近来我都在这官驿里住着,下回再有,还想要些。”
又引她进门。
这老妪很是讲究,先拿竹篓里的草沾了水把鞋子上黄泥洗干净了,又踩了踩,还拿随身破布擦了鞋底,叫那鞋不那么水湿,才敢进门。
进了门,要坐椅子,还不忘解了包头布垫在屁股下头,因见宋妙看她,也觉尴尬,解释道:“我身上湿,怕脏了这官驿凳子。”
宋妙笑了笑,同她说几句闲话,因见其束手束脚,就拿干净茶盏给她斟茶。
大饼本在拿手在桌上写字,见个老人来了,身上湿漉漉的,立时收好宋妙给他的纸,自己却跑进后头,一时出来,送了方干布,道:“老婆婆擦一擦,这布是宋娘子给我的,还没用过的!”
那老妪慌忙又摆手。
大饼年纪小,却是做惯学徒,先前听得宋妙说话,此时又见那老妪推脱,自己就上手给对方擦了两下衣服上湿水,又道:“别客气——要我家阿爷阿奶在外头,也想得个人帮着照应!”
那老妪只会道谢,旁的一句话也再说不出来。
一时擦了身上湿水,虽不能全干,到底舒服些。
宋妙便同她闲聊一番,不过问些家中情况,又问田地收成,眼见外头雨势不停,饭点将至,采买是出不去了,正巧此时那官驿厨子从外头穿着草鞋,一身蓑衣跑进来。
刚进门,他就急急往后头厨房跑,又叫一旁驿卒道:“我那侄儿来时路上摔了一跤,折了腿,去看大夫了,眼下少个人,后头忙不赢,你快去跟各位官人交代一声,道个恼,就说今晚没那许多选了,只得两样菜!”
宋妙闻言跟了过去,同那厨子打个招呼,看了一会今晚食材。
滑州是大州,官驿里头每日的菜肉、粮谷数量是按着当日住的人头、官职品级供给的,今日早早就送来了,那厨子午饭时候用了些,此时还剩不少,猪羊俱全,另还有鱼,又有些菜。
宋妙方才跟那老妪买了青蒜同水芹菜,此时索性将就这两样食材来搭配,考虑到不便把好菜好肉挑走,看了一圈,同那厨子打了个招呼,道:“您若忙不过来,不如挪这几块猪肉给我做个菜?算一算咱们人的份额,不要超了就行。”
对方见得是宋妙,又听她说话,一下子松了口气。
宋妙昨日做的花卷引得一堂人都在问,手艺是没得说的,但到底只是过路,又不会抢他的工,既如此,官驿的厨子乃是按月结钱,做多做少都这个价,谁不喜欢少干活?
这会子分了食材过去,她管顾自己那一头十来个人的菜,哪怕只是做一个菜,自己就能轻松些。
那张厨子连忙点头,道:“你看着挑,随便拿,你们那十来个人哩,份例足够——按例,那吴公事一天还拨有一斤半羊肉,你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