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报信

三月十四这天,阮玉山处理完了州府事务,回到家吃毕了饭,依旧是去堤坝上监工。

阮峙的尸体过完正月便已下葬,阮玉山到底是不忍心,若真让这么一个老人一年四季守在那儿,过完雪季,尸体也该臭了——他再是六亲不认,也不能拿处理蝣人头颅那套法子处理阮峙的尸身以保其皮肉不腐。

倘或真这么做了,阮峙怕是气也要气活过来——但话又说回来,如果真能起到这么个效果,阮玉山反倒乐得一试。

丧礼上阮峙的一家儿孙全都不曾露面,直到骨珠送入陵园,也不见阮峙的亲眷来看一眼。

阮玉山能明白。人是他逼死的,只要他在,阮峙的亲眷不愿出现也很合理。

偏偏他也不是个为了让别人舒坦露面自己就委曲求全躲起来的性子。

不来便不来。阮峙是他逼死的,阮峙的儿孙又不是他逼退的。

办完丧事,他打发云烟往阮峙家里送了些金银,这事儿便算揭过了。

他没有关心阮峙亲眷的下落,只定时打发云岫送一笔不菲的银钱到阮峙家中,听云岫每次回来汇报都说出门接待的是阮峙家中女客,便也不细问。

西北的太阳临近四月已有几分毒辣,这天阮玉山在坝上,石渠的监工正顶着日头和他商议是把渠宽定位五丈还是四丈时,云岫忽拎着一个食盒和一封书信过来,说骑虎营有急报。

阮玉山示退了身边的监工,带着云岫走到一旁的亭子里,接过书信拆开快速看了看,果不其然,信上说大渝樊氏的兵马在逐渐逼近州西,似有异动。

“还真是席莲生。”阮玉山合上信,冲云岫笑道,“记得死在燕辞洲的那个小老板纪慈么?如今找咱们寻仇来了。”

“他果真没死?”云岫道,“竟是大渝樊氏的公子?”

阮玉山不置可否,只看着云岫手中的食盒问:“这是什么?”

云岫这才将食盒放到桌上,打开道:“陈维的夫人年前去了营里陪他过年,此后一直在营里住着,知道您爱吃她的酱驴肉,特地给您做了份,让驿使一并送来。”

阮玉山便笑:“这东西也不能没酒没饭空口吃啊!”

说着便拿起食盒里的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

“做得好。”阮玉山把筷子递给云岫,“你也尝尝。”

云岫接过筷子,阮玉山又低头看见这里头一盘子驴肉,不免想起当初离开穿花洞府前一晚钟离四对着他破口大骂的那些话,如今再回忆那荒诞的一幕幕,心里早没了当时无可奈何的怒意,只剩一些油然而生的好笑和淡淡的思念。

也不知钟离四当初究竟是从哪些话本字里学的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他怎么就忘了临行前把话套出来,顺便把本子一块儿给带走呢?

云岫看见他对这盘酱驴肉发出莫名其妙的微笑,轻声提醒道:“这只是一盘驴肉,不是阿四公子。”

阮玉山指了指他,刚开口要骂,忽瞥见食盒下方的木格与盒子边缘有一道缝隙,像是道路颠簸途中不慎抖开的。

他微微皱眉,把装肉的碟子拿出来,用手在木板上敲了敲,又对云岫道:“拿匕首来。”

云岫掏出匕首,不等阮玉山吩咐,便把木板撬开。

底层果然有一个暗格。

怪异的是暗格中什么都没有,只是食盒底部为了防烫防水,在最后一层木板上缝了块布。

这在寻常人家中很是常见,一半布下还垫有两层油纸。

唯一值得怀疑的是这块布上的刺绣。

阮玉山神色愈发凝重,偏了偏头,两手叉在腰侧,沉声道:“把布裁下来。”

云岫将食盒底层的垫布裁下来,交到阮玉山手上。

布上的刺绣谈不上巧夺天工,但也还算精致,一看就是时常做缝补女红的人做出来的。

阮玉山先没琢磨上头的图案,而是把针脚反复看了几遍,确定绣迹是只有陈维的妻子会织的界线,才把布翻到正面,观察刺绣的内容。

碍于绣布的大小,上头许多东西绣得小而密,但丝毫不影响观看。

刺绣的图案非常清晰明了,右侧是一片聚集的火红珊瑚,珊瑚中央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黑色太阳,而珊瑚外侧,则是被许多个黑色太阳围住了。

阮玉山看清楚上面的东西后,把绣帕递给云岫:“你瞧瞧这图,像什么?”

“八卦阵。”云岫说,“怎么只有黑点没白点。”

“说像倒也像。”阮玉山笑道:,“你知道这上头的黑太阳指什么?”

云岫又把帕子拿近了些,看仔细后,脸色一变:“是樊氏的图腾。”

“这珊瑚又是什么?”阮玉山问。

云岫攥紧帕子:“是咱们的人——骑虎营被包围了。”

“那你再看看,珊瑚中间,也就是咱们的红太极那块儿,怎么又多了一个黑太阳?”

云岫愣了愣,眉头紧皱,半晌,猛地看向阮玉山。

“不错。”阮玉山点头,“营里出内奸了。”

他再次拿出被合好的信封,放到云岫眼前:“你说写这封信的人,和寄食盒来的人,是一个心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