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 作品

第233章 百草堂之莲子(第3页)

“当家的,你看!”张娜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身后的镇民们推着装满药材的独轮车,车上整齐码放着一袋袋新鲜的莲子,“这些都是乡亲们自发凑来的,他们说,不能让救命的百草堂倒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农走上前来,粗糙的手中捧着一把莲子:“王大夫,这是我自家荷塘产的,颗颗饱满。当年要不是你救了我家小孙子的命,我们一家可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该我们帮你了!”

王宁的眼眶微微湿润,他接过莲子,声音有些哽咽:“谢谢,谢谢大家!有你们在,百草堂就倒不了!”他转头看向同样红了眼眶的妹妹和妻子,“我们这就开始重建!”

重建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镇民们自发前来帮忙,有人搬运木材,有人清理废墟,孩子们则在一旁帮忙传递工具。张阳药师带着几个年轻学徒,仔细整理抢救出来的药材。林婉儿依旧背着她的采药包,每日天不亮就出门,去周边山林寻找野生药材。

半个月后,焕然一新的百草堂重新开张。门前的铜铃再次清脆作响,药香随着晨风飘散在大街小巷。王宁站在柜台后,看着络绎不绝的病人,心中充满感慨。他知道,这场风波不仅让孙玉国的阴谋败露,更让百草堂和镇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天傍晚,忙完了一天的王宁走到镇外的荷塘边。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荷叶间,新采的莲子饱满圆润,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弯腰摘下一颗,轻轻剥开,露出洁白的莲子肉——这小小的果实,不仅承载着治病救人的使命,更见证了人心的善恶与真情的力量。

“哥,该回去了。”王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王宁点点头,将莲子小心收好。转身的瞬间,他看见远处的百草堂灯火通明,那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百草镇的夜空。而在这光芒之中,中医药的传承与仁心,正如同这生生不息的莲子,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绽放。

深秋的晨雾笼罩着百草镇,百草堂屋檐下的铜铃被风拂动,发出清越绵长的声响。王宁手持铜秤称量莲子,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肩头,藏青色长衫上的药渍已洗得发白,却愈发显出医者的质朴。经过三个月的重建,药铺不仅恢复了往日生机,后院还新辟出晾晒药材的竹架,空气中浮动着莲子与陈皮混合的清香。

“王掌柜,孙玉国的案子结了!”捕快的喊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镇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只见捕快展开公文,上面赫然写着孙玉国“囤积居奇、戕害性命”等罪状,判罚流放千里。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王宁却只是默默将秤杆归位——比起惩戒敌手,他更在意药铺门口排起的长队。

“王大夫,我家娃总喊肚子疼。”一位农妇抱着孩子挤到柜台前。王宁蹲下身子,温声哄着啼哭的孩童,指尖轻搭在他腕间。片刻后,他从药匣中取出几颗莲子,又配了些茯苓、芡实:“这是莲子芡实粥的方子,用砂锅慢熬,孩子喝了健脾止泻。”说话间,他注意到农妇补丁摞补丁的衣襟,悄悄将包好的药材塞回她手中:“钱不着急,等收成好了再说。”

这一幕被街角的钱多多看在眼里。自从孙玉国倒台,他便在百草堂外徘徊,今日终于鼓足勇气踏入门槛。昔日油光水滑的绸缎马褂换成了粗布短打,眼神中满是忐忑:“王掌柜,我...我想赎罪。孙家祠堂地下密室里,还有几箱发霉的莲子没被烧毁,我带你们去处理!”

王宁擦药柜的动作顿了顿,转头看向这个曾陷害自己的药商。钱多多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下意识地绞着衣角——这个小动作,与当年在孙家库房被抓时如出一辙。“张阳药师,取笔墨来。”王宁突然开口,“钱老板既然想改过,便将这些年见过的假药窝点、黑心药商,都写下来吧。”

暮色渐浓时,钱多多抱着写满字迹的宣纸离开。王宁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正是暴雨夜想用桂花糕收买刘二狗的那块。糕点早已发霉,他却一直留着。“人心如药材,发霉了还能洗净重生吗?”他喃喃自语,将油纸包投入后院的焚化炉。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立冬那日,镇西突然爆发痢疾,染病者上吐下泻,昏迷不醒。王宁带着林婉儿挨家挨户诊治,发现患病者都食用过集市上的廉价莲子羹。“这些莲子...不对劲。”林婉儿掰开一颗病家剩下的莲子,莲心处泛着诡异的青黑色,“倒像是用发霉莲子熏硫处理过的。”

消息传开,百草堂再度被恐慌笼罩。孙玉国虽已伏法,可假药的阴魂仍在游荡。王宁召集镇民在药铺前商议,突然瞥见人群中闪过一角熟悉的粗布衣角——是郑钦文的儿子,那个总爱偷溜进药铺看药书的少年。

“等等!”王宁叫住少年,“你父亲...出事那晚,可曾与你说过什么?”少年攥紧衣角,犹豫许久才低声道:“爹说...说孙掌柜还有个‘替身’,藏在邻镇的药行...”话音未落,人群炸开了锅。王宁与林婉儿对视一眼,立刻收拾行囊前往邻镇。

寒风呼啸的山道上,两人追踪线索找到了“济生堂”。药铺后院的地窖里,堆积如山的霉变莲子正在熏硫,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而站在烟雾中的,竟是个与孙玉国容貌相似的孪生兄弟!“孙家世代双生子,一个台前经商,一个幕后制毒。”那人摘下人皮面具,露出与孙玉国如出一辙的面孔,“可惜我那蠢货哥哥,为了赚钱连命都不要。”

一场恶斗在狭小的地窖展开。林婉儿的采药刀划破毒贩衣袖,王宁则趁机踢翻熏硫的炭盆,滚滚浓烟中,毒贩被呛得涕泪横流,最终被赶到的捕快擒获。当众人抬出那些害人的霉变莲子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

春去秋来,又一年荷花开遍池塘。百草堂的匾额下,多了块崭新的木牌——“药材真伪公示栏”,上面详细记载着鉴别莲子优劣的方法。王宁站在药柜前,看着学徒们仔细分拣莲子:饱满圆润者入药,稍有瑕疵的则熬成免费的莲子粥,供给贫苦百姓。

钱多多如今成了百草堂的药材顾问,每日带着年轻伙计去产地验货。那日,他在集市上发现有人售卖染色假莲子,立刻带着人追了三条街。当他气喘吁吁地将假药送到王宁面前时,王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钱,这颗‘心’,总算是洗干净了。”

深夜,王宁独自坐在书房。案头摆着父亲留下的医书,书页间夹着朵干枯的莲花。窗外,荷塘里的莲子在月光下泛着柔光,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小镇与药材的不解之缘。他提笔写下:“药有君臣,人有善恶,惟存仁心,方得始终。”

晨光再次照亮百草镇时,王宁推开药铺大门。门外,镇民们自发送来新采的莲子,竹筐里还压着张字条:“王大夫,这是俺们自家园子种的,比金子还干净!”望着那些质朴的笑脸,王宁知道,这场关于莲子的纷争,早已化作中医药传承路上的基石,而百草堂的药香,必将世代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