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 作品

第240章 百草堂之浮小麦(第3页)

“掌柜的,有消息了!”刘二狗从门外窜进来,绿豆眼滴溜溜乱转,“我看见他和城西的盲眼老乞丐密会,那老东西据说年轻时在皇宫当过药童!”孙玉国眼中闪过阴鸷,摸出一锭银子塞过去:“跟着他们,找机会...”他做了个割喉的手势,金耳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夜幕降临时,王宁独自往城西破庙走去。怀中揣着白天在患者身上发现的古怪——那人汗水中竟带着股若有若无的甜腥,像极了古籍中记载的“消渴重症”前兆。破庙内霉味刺鼻,他刚掀开破门帘,便听见黑暗中传来沙哑的笑声:“小友,可是为浮小麦而来?”

盲眼老乞丐摸索着递来半块发黑的药饼,沟壑纵横的脸上浮出诡异笑容:“三百年前,太医院用浮小麦治好了贵妃的怪病,却发现长期服用会...”话音未落,破庙外突然传来刀剑相击声。林婉儿的身影如鬼魅般掠入,软剑在月光下划出银弧:“小心!有刺客!”

三支淬毒弩箭擦着王宁耳畔飞过,钉入土墙发出闷响。他踉跄着后退,怀中药饼掉落在地,被人狠狠踩碎。黑暗中传来刘二狗尖锐的笑声:“王大夫,知道得太多可不好!”林婉儿剑招愈发凌厉,却在转身时瞥见王宁脚下——药饼碎屑里,竟混着几粒陌生的紫色种子。

缠斗间,孙玉国带着十几个壮汉闯入。他手持精钢匕首,脸上是癫狂的笑意:“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千钧一发之际,破空声骤响,三支响箭划过夜空。青河镇衙役举着火把包围破庙,为首的捕头冷笑:“孙老板,蓄意谋杀医者,该当何罪?”

孙玉国脸色骤变,匕首当啷落地。王宁趁机捡起那几粒紫色种子,借着火光细看——种皮上细密的网状纹路,分明是西域独有的“紫汗藤”!他突然想起东村孩童的病症,浑身血液几乎凝固:有人故意在水源中下毒,让村民患上类似自汗的症状,好嫁祸浮小麦!

“立刻封锁全镇水井!”王宁冲向捕头,声音因焦急而发颤,“这是有人在幕后操控,浮小麦不仅没错,反而能...”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凄厉的哭喊。一个村民跌跌撞撞跑来,怀里抱着高热惊厥的孩子:“王大夫!又有人发病了!”

暴雨倾盆而下。王宁顶着狂风往回跑,雨水冲刷着他紧攥种子的手。药铺内,张阳药师正对着药罐喃喃自语:“按说配伍无误,为何药效还是差了三分...”王宁突然抓起案头的浮小麦,在雨中大喊:“用生浮小麦!不炒不炙,取其寒性!”

闪电划破夜空,照亮药铺前长跪不起的人群。那些曾因误解辱骂过百草堂的百姓,此刻举着油灯为熬药的炉灶挡风。王雪望着哥哥被雨水浸透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们认药:“百草皆有灵,关键在人心。”她抹了把脸上的水,往药灶里添了把干柴,火苗顿时蹿得老高。

孙玉国被押走时,听见王宁在雨中高喊:“明日辰时,我会在药王庙前公布真相!”雷声轰鸣中,他望着对方坚定的背影,突然发现那个总爱穿素白长衫的年轻人,不知何时已长成了能撑起整片天的模样。

青河镇的药王庙前,晨曦刺破云层洒在斑驳的石阶上。王宁身着一袭洁净的月白长衫,腰间沉香木药牌在微风中轻晃,他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孙玉国被衙役押在角落,垂头丧气,往日的嚣张早已消失殆尽;钱多多缩在人群边缘,胖脸上满是不安。

“各位乡亲!”王宁的声音清朗有力,“这几日的风波,看似是浮小麦之过,实则是有人蓄意陷害!”他抬手示意林婉儿,后者身形如燕,跃上高台,展开一卷泛黄的舆图。舆图上,西域诸国的疆域旁,一枚紫色印记格外醒目。

“前日在破庙,我们擒获了孙玉国派来的刺客,更发现了这枚来自西域的紫汗藤种子。”王宁举起一个小瓷瓶,里面几粒紫色种子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紫汗藤剧毒,只需微量混入水源,便能让人出现高热、自汗的症状,与气虚盗汗极为相似。”

人群顿时哗然,议论声此起彼伏。王雪挤到台前,杏眼圆睁:“怪不得东村的孩子们,还有昨日那个大叔,症状都那么奇怪!”张阳药师拄着拐杖,颤巍巍走上台,老花镜下的目光满是痛心:“老朽行医数十年,竟险些被这等奸计蒙蔽!”

王宁望向面色如土的孙玉国,继续道:“有人利用紫汗藤制造假症,又在浮小麦中掺入海螵蛸,妄图让这味良药蒙冤。但他们忘了,医者辨症,如法官断案,容不得半点含糊!”他转身从药箱中取出两味药材,一边展示一边讲解:“生浮小麦性凉,能解紫汗藤之毒;煅牡蛎收敛,山茱萸固本,三者配伍,正是破解之法!”

这时,几个村民抬着担架匆匆赶来,担架上是仍在高热惊厥的孩童。王宁立刻蹲下诊治,指尖搭上孩童脉搏的瞬间,眉头微蹙:“毒入脏腑,情况危急!”他迅速从药箱中取出提前备好的药包,里面正是用生浮小麦为主药的方剂,“快,熬药!”

药香在药王庙前弥漫开来。王宁守在药罐旁,目光紧紧盯着沸腾的药汤。林婉儿手持长剑,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王雪则在一旁帮忙扇火,被烟熏得眼泪直流也顾不上擦拭。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孩童的惊厥渐渐平息,高热也慢慢退去。

“好了!好了!”围观的百姓欢呼起来。王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长舒一口气。他转身面向众人,声音坚定:“浮小麦绝非无用之物,而是能救人于危难的良药!就像这世间万物,皆有其用,关键在于如何善加利用。”

孙玉国被衙役带走时,突然挣脱束缚,跪倒在王宁面前:“王大夫,我错了!我不该被利益蒙蔽双眼,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他涕泪横流,“求你救救我那久病的女儿,她...她也是多汗之症!”

王宁微微一怔,随即伸手将他扶起:“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本分。待你改过自新,我自会为令爱诊治。”孙玉国泣不成声,被衙役带走时,仍不住回头致谢。

风波过后,王宁并未停下研究的脚步。他与张阳药师翻阅大量古籍,结合此次事件的经验,终于发现了浮小麦更多的药用价值。他们研制出的“浮麦止汗散”,不仅能治疗气虚盗汗,对小儿夏季热、阴虚发热等病症也有奇效。

钱多多感念王宁的宽厚,主动提出以成本价供应浮小麦,并立下字据,永不再参与任何不正当竞争。青河镇的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帮忙采摘、筛选浮小麦。每到收获季节,金黄的麦浪中,总能看到干瘪的浮小麦被精心收集起来,送往百草堂。

一年后的药王诞辰,青河镇举办了盛大的庙会。百草堂门前,王宁正在为百姓义诊。阳光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麦田里的浮小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关于药材、关于人心、关于坚守的故事。

王雪蹦蹦跳跳地跑来,手中拿着新采摘的浮小麦:“哥,你看!这批浮小麦颗粒饱满,肯定能制出更好的药!”王宁笑着接过,目光望向远方。他知道,中医药的传承之路还很长,但只要心怀仁心,坚守正道,再普通的药材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而那缕淡淡的浮小麦香,将永远飘荡在青河镇的上空,见证着百草堂的医者仁心,见证着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