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思想 作品

第249章 孙子兵法续写者孙膑(第3页)

孙膑深知魏军的弱点,考虑到魏军自恃其勇,一向轻视齐军,加之齐军此前又有怯战的名声,于是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

他精心谋划,命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这一庞大的数字显示了齐军的人数众多,给魏军一种齐军来势汹汹的错觉。

第二天,孙膑巧妙地指挥齐军减灶,灶的数量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再次减为三万个。庞涓行军三天后,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心中大喜。他不禁说道:“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在庞涓的心中,齐军不过是一群胆小怕死的乌合之众,他完全被孙膑的诱敌之计所迷惑。

庞涓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决定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他自认为凭借着骑兵的机动性和自己的军事才能,一定能够一举击败齐军,建功立业。

孙膑早已算准庞涓会追击而来,他对地形进行了细致的勘察,最终选中了马陵作为伏击地点。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是一个绝佳的伏击战场。

孙膑命令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几个大字如同死神的召唤,预示着庞涓的悲惨结局。然后,孙膑命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并约定“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

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他看到白木上的字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他迫不及待地点火查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魏军大乱。庞涓见大势已去,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他悲愤地说道:“遂成竖子之名!”这句话充满了对孙膑的怨恨和不甘,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

庞涓的死讯传回魏军,魏军士气瞬间崩溃。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数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

这一场战役,孙膑以卓越的军事智慧和巧妙的战术安排,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马陵之战的失败,让魏国元气大伤。曾经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的魏国,失去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和战略资源,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霸主地位。而齐国则凭借着这场战役的胜利,称霸东方。齐国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孙膑通过这场战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军事财富。他的军事思想和高超战术,成为了后世军事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马陵之战,也成为了战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见证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及英雄们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演绎。

孙膑的军事智慧和战略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着的《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着作之一,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孙膑兵法》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战略战术,对后世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膑以他的坚韧不拔、智慧超群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世无数人,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成为人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他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智慧与勇气交织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