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小方包 作品

第434章 包拯弹劾宋庠(第2页)

他翻了翻面前的卷宗,很快就翻出了第一次包拯弹劾时的事情——

在第一次弹劾时,包拯便已指出宋庠“于茶盐之政,屡议而屡止,致豪商坐大,国用日蹙”。

然后他看了看第二次——也就是这一次的弹劾,甚至闹到了要开案的地步了,除去了包拯说宋庠‘七年无建明’,甚至还说到了他“因家法不严,纵容子弟过错”这样的东西。

“韩少卿,御史台移送了宋庠之孙宋乔年的钱庄流水。”此时王朋老走了进来,呈上一沓盖着开封府红印的账册。

韩执翻开账册,见皇佑二年三月的记录里,“永丰号”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收茶,次月便以官价售往汴京。

韩执的手指在“永丰号”的账册上停留许久,宣州贡纸的纹理硌得指腹发疼。账册里三月收茶的记录与李淑信中“利归豪商”形成闭环,可通篇读罢,竟无一处直接提及宋庠本人授意。

即便宋庠未亲手操办,身为家长,纵子孙借权牟利便已是“治家不严”的实证。

“去把开封府呈送的‘永丰号’契书拿来。”韩执突然开口,指尖敲了敲账册上模糊的印章,“宣州茶引上应有转运使司的批文,若三月收茶时李淑尚未调任,其名下印信是否与文书相符?”

他现在,甚至开始怀疑,这一次的案子是不是又因为张尧佐被贬之后,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上一回的度牒案也是,自从张茂则一走,啥都暴露出来了。

“我是不是把什么根子给挖掉了啊?”

韩执在心里如此想道。

当时御史台劾奏张尧佐"身兼四使,恩泽太过",恰与这宗倒卖礼器案撞在一处,最终仁宗不得不将这位温成皇后的伯父贬去特别远的地方。

而且不是贬官的那种贬,是完全削去官爵,以庶民的身份贬去了。张尧佐被削爵为民的制书还在卷宗里夹着,那朱笔亲批的“贪墨蠹国,玷辱宗器”八字,现在感觉......

好像是在给自己找罪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