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案情通报(第3页)
四是怀化市公安局,从纵容包庇到阻挠复查。
2010年,黄炳松调任怀市公安局副局长,进一步巩固了对当地公安系统的控制。
他利用职务便利,将亲信杨荣安(新县一中办公室主任)调入市公安局,负责监控戴世平家属的上访动态。
怀市公安局法医邓水生在2003年参与案件勘查时,明知现场血迹是重要证据,却故意延迟送检,并在报告中谎称“未发现可疑痕迹”。
2019年案件重启后,邓水生仍试图销毁原始勘查记录,最终因徇私枉法罪被判14年有期徒刑。
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堕落,彻底堵死了真相浮出水面的可能。
最后就是陈少兵所犯下累累罪行。
暴力威胁举报人:2003年戴世平失踪后,陈少兵纠集社会闲散人员,多次到戴家打砸,威胁戴翠莲“再上访就灭门”。
协助埋尸灭迹:案发当晚,陈少兵驾驶铲车将戴世平尸体掩埋的土坑填平,并威胁施工人员“敢泄密就活埋”。
干扰司法程序:2018年案件调查期间,陈少兵向办案民警行贿20万元,试图换取自己的“精神病鉴定”,以逃避死刑。
操控舆论导向:陈少兵雇佣网络水军,在贴吧、论坛散布“戴世平与陈少兵有经济纠纷”等谣言,混淆公众视听。
这起案件中,19名公职人员因失职渎职被处理,陈少兵被执行死刑。但案件暴露的问题仍值得深思:
一是制度性漏洞:信访转办缺乏监督机制,导致“批示—转回—包庇”的恶性循环。
二是权力依附关系:黄炳松通过亲属、同学关系网,将教育、公安、信访等部门串联成利益共同体。
三是基层治理塌陷:新县县公检法系统长期被地方势力渗透,形成“官匪勾结”的畸形生态。
戴世平案的平反,彰显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心。
但要防止类似悲剧重演,必须建立更严格的回避制度、更透明的信访督办机制,以及更彻底的基层政治生态净化。
唯有如此,才能让正义不再迟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落款:公安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