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日 作品

第695章 读书多,关键时刻可以加分

九月初,孟书记来江左出差。他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说如果晚上有时间,我们一起见个面。

我说:“应该有时间吧,书记刚到宁阳市考察两天回来。晚上应该没有事情。”

下午上班时,我进去请示颜书记,晚上要不要过来加班。

颜书记说:“你可能要加个班。”

我第一次听到颜书记这样表态——可能要加个班,就是他也拿不准吗?

我点点头。

他喝了一口茶,说道:

“我中学老师过世了一周年,他生前是个文人,爱写旧体诗词。他的儿孙准备自费给我老师出本诗集,要我写个序。这是他儿子从老家寄来的序言,你帮我把把关。”

说罢,他把打印好的稿子交给我。

我接过稿子,认真地读了起来。边读边用铅笔画杠。我告诉大家一点门道。当官到了一定级别的人,基本上自己不写什么东西了。

除非那个领导文笔非常好。比如曾国藩,文笔非常好,又爱写。即使如此,他手下还是有好几个文职秘书。帮他起个草稿。

当然,他自己亲自动手也写了不少。所以后世才给他安了个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的头衔。这样文武双全的大人物,后世当然还有,我不举例了。免得审很久才能发表出来。

我读一遍,不到五分钟就走了进去,汇报道:

“序言文笔不错。但有错误,也不符合您的身份。”

颜书记望着我:“你说。”

“首先是有一处错误。文章说鲁迅先生写过:【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一句并非鲁迅写的。而是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引用陶渊明的两句诗。”

颜书记点点头。

我继续说:“文笔也不符合您的身份。”

颜书记说:“对,我也有这种感觉。这篇文章,我老师的儿子应该是请了一个有水平的人写的。但是,我也觉得不太符合我的身份。你继续说。”

我说:“不管您是当到了哪级领导,给您老师作序,您的身份始终是一个学生。这篇文章,一会儿身份是学生,一会儿身份是领导,放不下,展不开,读起来别扭。”

颜书记看着我,微微一笑,说道:

“那就重来。这里有一本书,你可以作为参考。明天上午交给我。”